当下的工程项目用工环境,已经使得施工企业,在客观上成为了弱势群体。
首先是用工成本的增加。

这是近期做的调研,可以看到,工人工资水平,已达300~400/天,年薪税后10万。
而工人年龄,则是40-50岁的人居多。
也就是施工企业支付了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工资,购买到的却已不是青壮年的劳动力服务。
同时,关于项目用工的各项规定,大大增加了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很多施工企业今年遇到的劳动仲裁就特别多。
甚至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也招聘了专职法务人员,来应对越来越多的劳资纠纷和仲裁。
如果是合理的仲裁那倒还好。
过份的是,这几年因为劳动力密集、人员流动量大,精细化管理困难等原因。
工程项目竟然成了敲诈团伙的重点目标和对象。
比如现在国家规定项目录用农民工不得欠薪,一旦欠薪对施工企业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
企业进失信名单,法人是失信名录。
那些敲诈团伙就会先以低价获得录用,进入项目现场。
再故意制造矛盾或者事端,干扰现场正常工作、用工秩序。
此时,项目管理者肯定不同意啊,就要和他们结算工资走人。
他们又会虚报工作天数、乱涨单价,逼得企业给出高额赔偿才肯走人。
如果企业不从,那么他们会组织聚会、上访等。
此时,管理部门为了平息事端,会先让施工企业付钱平事儿,再自行追责。
到了这种境况,还能怎么追责啊,企业只能只认倒霉,付钱就范。
这些都给生存压力巨大的施工企业,套上了更沉重的枷锁。
所以,当下应该适度改善企业的用工环境。
毕竟辛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保护,辛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保护,只有这样,才是合作共赢的未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