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治愈时刻#考公务员离家太远不想去,放弃又舍不得,不放弃又不想去。这种情况多半是考到了不如自己家乡的地方。我给你说几个考了异地,离家远的公务员的情况以供参考。

一、考了离家远的公务员其实也有好处,没必要非得在自己家乡
1.公务员在异地离家远也没什么不好的。我同学原来是地级市的下面农村的,他就考到了距离400多公里的县级公务员。那个县还是曾经的国家贫困县,工资倒是也不低,他是2012年考的公务员,一个月工资3500元,当时他是很高兴的。

公务员也是职业,先就业再择业
他考这里主要是因为他考不上家乡的公务员,大学毕业考了2年,但是一直考不上。因为他是大专学历,家乡的公务员岗位乡镇都要全日制本科,只有极少数的三不限岗位他才能报,考了两年也没考上。
后来他想着考哪里也行,公务员工资总是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上的工资。他就想着先上岸比较好,他就考了这偏远地区。因为这里学历要求是全日制大专,而且限制的是中文类专业,他学的是中文,结果很理想,笔试第一,面试第一,就考上了。

他说:对于我来说我不后悔考异地公务员,因为我家本来是农村的,从农村长大,来到这样的县城,生活环境比我当时的农村好多了,没有生活落差。虽然离家远,但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了不错的工资。他说,本来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能有地方交五险一金,过上了吃皇粮,端上铁饭碗的工作很满足。
他考上了公务员工作踏实,不怕加班不怕累,工作不推,愿意学习,尊重领导,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任务,干多了也不抱怨。
他说:我上班10年我是单位里最忙的那个人,别人按时下班,我经常加班,有时候周六日主动去加班,因为工作干的多,干的杂,就得加班做,要不然做不完。

10年里他每年都能获得奖励,有参加知识竞赛的,有参加业务比武的,有优秀党员的,还有参加上级组织的调研文章比赛的奖励。他说他这十年就是这么干的,不过有付出有回报,他在第八年的时候被提拔了副科级领导职务。

他本人就在那结婚了,找了一个本地高中教师,媳妇和岳父母都很好,平时吃饭在岳父母家,生了孩子岳母帮带,小日子过的很好。
二、也有考了异地公务员不开心的,工作很消极的
一个1989年出生的男孩,他是地级市城市家庭的,他父母都是事业编制,从小家庭生活也挺好。他2015年考到我们这里也是因为考不上他们市里的公务员,就报考了我们这里,因为我们这里也是招考大专的公务员,他的学历也是大专。

他开始想的是考上了这里,家里给找找关系再把他调回去,结果始终未能如愿。
但是他考到这里就充满了抱怨情绪。首先抱怨这里生活环境太差,不如他的家乡繁华,要啥没啥,远离亲人,没人帮忙。
工作上,总是敷衍,多干一点就骂骂咧咧的,不想干。能推的工作他是一点都不多干,自己的工作也想推走,不是自己的就更不会接了。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觉得这孩子不实在,担不了大任,没啥出息,他也乐于别人不用他,谁也不管他,他啥也不用干。而且经常请假回家,节假日总是连起来请假。他工作7-8年了,也还是科员,职级也没晋升。
对他来说考了异地公务员对自己是一种折磨,他想着要是在本地有关系自己早提拔了,只是在这陌生的地方啥也没有,自己也无心好好工作,相当于躺平了。
三、考不考去不去异地公务员要结合自身条件和愿望
1.异地公务员的好处。


2.考异地公务员只是为了竞争小,能考上。扪心自问,你报考离家远的不就是为了能考上公务员吗?还不是本地考不上然后才考上的落后地区吗?
3.如果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这样的离家远的异地公务员,你就不会产生离家远该不该去了。主要是你考得地方不如你的家乡,你才会产生去还是不去的想法。
四、考上了异地公务员不去还是有后果的
1.已经被录取,再放弃异地公务员,可能会被计入诚信档案,可能5年内不得再报考。不过不是每个地区都这样,但是有很多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规定。

2.放弃了这次机会,下次不一定再能考上。我邻居家的女儿,35岁以前考了很多次公务员和事业编,只有一次考上了,那也是离家比较远,她又结婚了,后来放弃了,结果再也没进过面试。可能上天只给你一次机会,结果你没抓住,后来她就一直干劳务派遣的工作了。
建议:
1.报考公务员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是不是想去这个地方的这个岗位。县以下公务员现在都有五年服务期限制,考上了大概率五年内不能辞职,不能调动,不能考遴选,不能借调,对自己来说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了。

2.报考公务员岗位的时候不能随便试水报一个自己不想去的岗位。万一考上了你就会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境地。最好就是哪怕多考几年,也一定要选自己心仪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