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薪火易学,点右上方「关注」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上回说到,命理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还进入了朝廷,理应有许多命理著作才对,但是宋朝之前的命理著作基本都没有流传下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北宋初年宋太宗(939年-997年)下诏「禁星相禄命」,【宋史】本纪太宗传记载:
「丙子,诏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

宋太宗赵光义
此禁令持续了百年之久,导致了宋朝之前的命理学著作基本失传。也是在此禁令下,当时的命理行业为了规避禁令,纷纷改为卜筮、择日等称呼,这也就促进了命理和卜筮的再次融合。
在这次的融合中,命理学也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其中比较重大的变化就是:
1.【京房易】的十神制和【五行大义】的十二生旺库取代了纳音五行
2.改三柱论命为四柱论命
3.论命以年为主变为了以日为主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规避禁令,有因和卜筮理论的结合,也有因当时社会科举制的盛行,人生的重点从出身变成了中年。而之前以纳音五行论命的方法也没有完全失传,记录比较全面著作的是南宋廖中的【五行精纪】。
再次问世的命理被称为第二代命理,但已经不是唐朝的命理了。禁令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重新在民间盛行,方法上慢慢摆脱了唐朝命理的卦、纳音五行、神煞、等等方法,形成了新的旺衰、用神、格局等等方法,这些方法经过后人整理传了下来。宋朝整理命理学的人中,最有名的当属徐子平。

徐子平
明朝刘玉在【已疟编】记载:「江湖谈命者有子平、有五星。相传宋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故称子平。」
于是后世也将第二代命理称为「子平术」。
宋朝流传下来的命理著作也基本都是二代命理的居多,
【宋史】·艺文志记载了:
「元兢【禄命厄会经】一卷 杨龙光【禄命厄运歌】一卷 李吉甫【三命行年韬钤秘密】二卷 李虚中【命书格局】二卷 【珞琭子赋】一卷(不知姓名,宋李企注)」
还有比如【宰公要诀】、【天元秀气巫咸经】、【渊海子平】等等,这些书有的是收录在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或者【四库全书】之中,有的则是靠一些有心之人收藏流传。历经千年还能流传下来的书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都非常值得去研究,以后有机会笔者也会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命理经过宋朝这次大变革后,再次辉煌的时刻则是在明朝,这个下期再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