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理概括起来就是:汞沸点低,黄金熔点高,以金银汞混合剂为原料进行表面处理,烘烤蒸发后得到去汞存金的效果。
【本草纲目】水银:
能消化金银使成泥,
人以镀物是也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鎏金青铜弥勒立像
鎏金,是中国传统工艺,不仅可以美化器物表面,还具有防氧化作用。
这种工艺的文字说明,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海昏侯墓出土的鎏金凤鸟纹饰品
简要地说,流程如下:
1. 制备金汞剂:将黄金砸压成片状,再剪成碎片,置于砂罐内并在火上加热至灼红,按金和水银为1∶7的比例混合,在400℃下,黄金熔化于水银中,再将溶液倒入冷水盆中冷却,下沉物呈泥状,称为「金泥」,或者「泥金」;

西汉鎏金铜马
2. 用铜棍将金泥和盐、矾的混合液,在器物表面全部涂满,或在凹槽填涂精美的纹饰,或富含深意的铭文,逐一填满;
这一步骤前,一般会用乌梅水或李干水将器物表面刷洗干净,用略有酸度的洗涤剂,除去表面的氧化物,可以增加涂层的附着度。

维修故宫钦安殿,拆卸下来的鎏金铜宝顶零件
3. 加热,汞的沸点大概在摄氏356度,而黄金熔点在1000度以上,只要控制好温度,汞就会从器物表面蒸发,用皂角水或乌梅水洗净,留下金灿灿的图案或涂层,最后用玛瑙工具压光。

战国鹰形金冠饰
依所要的鎏金层的厚度,这道流程可反复操作数次至数十次。
在反复鎏金的过程中,有时需捶打器表使金层紧贴。

西汉 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