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收藏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2022-11-25收藏


对某种事物特别喜爱谓之迷,过于专注以致如醉如狂近乎痴,抚顺集邮界就有很多因集藏着迷而「病得不轻」痴人。这些人以自己独特的收藏主题和丰硕的集研成果,默默地服务、贡献于社会,传播着正能量,彰显着各自的特性,为邮坛所称道,为家乡抚顺争光,令人敬仰折服。

▲ 用邮藏品弘扬雷锋精神。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人民学习雷锋、弘扬传承雷锋精神,涌现出很多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促进了抚顺精神文明建设。而在集邮界也有一批人,专门收集研究雷锋专题邮(藏)品,来宣传践行雷锋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比如从望花区工会退休的褚世奇同志,几十年收集雷锋专题藏品累计8000多件,曾多次在省内外展览讲演,对弘扬宣传雷锋精神、推介抚顺做出了贡献。退休工人、学雷锋自愿者张文立先生痴迷雷锋专题邮(藏)品的研究、展示,经常深入社区街道、机关学校,义务展览宣讲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评为全市学雷锋标兵。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提起雷锋专题收藏,不得不首推李志秋先生(图一)。市邮协铁杆会员老李非常喜好收藏,五年前从抚顺发电厂退休有了时间,把几十平的单间床下橱上堆放得满满的邮品、火花、彩票、封片等进行了整理。最多的还是雷锋专题藏品,约有几千件,仅制成的贴片就达500多页。老李学历不高,但爱学习肯钻研,每周五协会活动日他风雨不误,同邮友们切磋邮识、交流邮品,觉得非常开心愉快。他将所收藏的雷锋专题藏品组编制作成多部标准展集,除了在本市社区、学校、军营等展览外,还应邀到外省市展览,在宣传抚顺、弘扬雷锋精神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2013年辽宁省第11届集邮展览上,他一个人参展三部展品,有两部获一等奖、一部获二等奖,是抚顺作者获奖最多、奖级最高的会员。在2019年抚顺庆祝建国70周年邮展上又展出五部21框。

▲ 半生奉献成就「百姓雷锋」。还有退休教师、现年78岁的赵世刚老人(图二),不仅酷爱集邮,多年来积极参加各项集邮活动,义务维护活动秩序,曾获得省级邮展二等奖。是我市邮协年龄最高、最受人尊重的老邮人。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赵老从22岁参加教师工作开始,平时宁可自己紧衣缩食、简朴低调,却每年都要义务资助一两名贫困学生,少者几十元,多的上千元。据不完全统计,57年来他一共资助学生236名,奉献善款累计24万元。此外,赵老还经常从有限的收入中节省出一些积极向社会捐款,如邢台、唐山、汶川、庐山、玉树地震,周曲泥石流,抚顺「7.29」、「8.13」洪水等,捐款总计万余元、捐新衣物400多件。目前他组织的「蒲公英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活跃在抚顺城乡,用常态化、规模化默默践行、传承着雷锋精神,为广大群众所赞誉。被市政府评为2015年度「百姓雷锋」。据悉2006年至今,抚顺已连续开展了十届「百姓雷锋」评选活动。这些「百姓雷锋」 来自群众,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实际行动,带动着周围的人学雷锋、做好事、传递正能量。展示了抚顺人民良好的道德风貌,体现了抚顺学雷锋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赵老的事迹在本地报刊、电视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受到集邮界和广大市民的点赞。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 痴迷火车鲜有朋比。现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原沈铁车务段职工蔺伟光先生(图三),1986年开始集邮。他将业余爱好与铁路工作相结合,确定了收集研究铁路机车专题。经过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寻觅,他收集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种火车邮品、上万种火车邮戳,包括世界第一枚火车邮票、大量早期火车专题实际封等,在集邮界有一定的名望。他一边收集一边研究,藏品与专业知识同步增长,既促了本职工作,又取得了集邮业绩。他组编的【火车——铁道牵引动力的演变】五框邮集,于2008年4月19日在山东潍坊举行的「中华全国新人新作集邮展览」上荣获专题类三等奖,这也是抚顺地区较早获国家级奖之一。此外他还有多部邮集在省展获奖,被评为1995年辽宁省优秀会员、选为抚顺市邮协副会长和辽宁省邮协理事等,为抚顺集邮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 收藏老明信片第一人。市邮协常务理事、全国集邮联优秀会员徐洪先生,在集邮同时热衷于抚顺老明信片的收集研究,因为其上的照片真实见证了抚顺的历史瞬间。然而这些七八十年前的东西,发行量本不大,又经古稀岁月的损毁,存世及其稀少;又无图鉴档案等文字记载,收集起来异常艰辛。他从1980年代开始咬定青山不放松,执着地寻寻觅觅几十年,大海捞针般东一枚西一组地集腋成裘,使300多种500多枚流落他乡的「游子」陆续回归故里聚集案头。

为使业余雅兴走出深闺有益于社会,发辉正能量,徐先生在默默收集的同时伴随着积极的研究。他对每一枚老明信片都进行仔细考证,挖掘其背后的史料故事,撰写并发表了几十篇、累计十几万字的研究文章。在省内外报刊、网站发表并多次获奖。【收藏】杂志、辽宁卫视、抚顺晚报(图四)与抚顺矿工报等曾专题进行过报道。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他还利用部分老明信片组编成邮集、制作成课件,在省市有关场合进行展览、讲演,对青少年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赞誉。如【日寇铁蹄下的抚顺】80页老明信片邮集,在「2015·全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巡展」(辽宁站)上荣获二等奖,图五是徐洪获得的多项荣誉证书中的一个。徐洪的此项专题收藏与研究利用目前在抚顺独树一帜,被集邮界誉为「收藏抚顺老明信片第一人」。 在今年抚顺庆祝建国70周年邮展上,他展出了六大类十五部邮集,创全场之最。

▲ 骑游全国怡情四最。十多年前从保险公司退休的徐忠利先生,在爱好集邮的同时,更喜欢便捷、环保、健身的骑车旅游。老徐骑游与其他驴友不同,他在每次出发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除了必需的旅行用品与自行车配件外,最关键的是要备足邮戳卡、宣传雷锋的资料,以及与各地邮(骑)友交换的邮品等。每到一处他都在邮戳卡上加盖当地的邮政日戳或风景戳,以资记录行程。还要同当地的邮(骑)友交换邮品,收集文献资料,并宣传介绍抚顺、弘扬雷锋精神。十五年来,他每年至少出行一次,行程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车胎换了一茬又一茬,先后骑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北到黑龙江边防线,南到海南岛,行程累计14万多公里。通过骑游强健了体魄、开阔了视野、广交了朋友,也丰富了收藏。用他的话说:「骑游是最低生活消费,最佳健身方式,最高精神享受,最好旅游途径。」

近年来,他将多年骑游积攒下来的4000多枚封片戳,与人交换的大量文献、书画,友人馈赠的珍贵墨宝、条幅,以及拍摄的无数幅大好山河的照片、录像等,进行了认真整理分类。再按骑游线路或地理位置等顺序,精心组编制作成多部展集,在省市集邮展场亮相并获奖,令观摩者震惊、赞叹,从而产生敬佩仰慕之情,被誉为「抚顺奇(骑)人」。图六是老徐成功举办「骑游文化展」并荣获「抚顺市旅游形象大使」的证书。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 用牛劲组牛集的老姚。2013年3月辽宁省第11届邮展在抚顺举办,入会不到二年的新会员姚亚杰组编的【牛与人类】一框邮集获得二等奖。三年后,扩编成五框的该邮集在2016年3月辽宁省第15届邮展上,又一举夺得专题类一等奖。这不仅对姚亚杰来说是个奇迹;而且在抚顺邮协历史上,无论新老会员在如此短时间里,能获得省级最高奖也是没有先例的,着实令邮坛内外刮目相看。

徐洪:【抚顺集邮之最(九)——邮坛奇人星光灿烂】

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姚(图七)肖牛,入会时只知道排队购买新邮,对组编邮集还一窍不通。但他虚心向会内资深邮友、老师们学习,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凭靠一股牛劲,平时讲座从不缺席、省内外观展一场不落。无论是邮品收集还是集邮知识提高得都很快。入门后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了以自己属相「牛」为主攻方向,开始锲而不舍地收集邮品、查阅资料、设计邮集。很快就试制成功了【牛与人类】一框邮集,并获得省展二等奖,极大鼓舞了他的积极性。之后他集中精力,通过交换、拍卖、网购等方式,先后从全国各地寻购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几千枚牛专题票品,包括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小的牛邮票、古典实际封、罕见的牛皮明信片等。并多次将有组集获奖经验的老会员请到家里,帮助研究设计思路。再按照邮集制作原则要求,反复制作修改。在一框16页的基础上,一部制作精美、符合标准的五框邮集终于扩编并展出成功了。这在抚顺邮协几十名组集会员中,开创了入会最晚取得成绩最好的范例。获奖后姚先生在会刊上发表了感言:「我是一名集邮新兵,过去仅是邮品的收集和保管,对集邮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入会后对‘集邮’才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几年来我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每周活动日绝不错过,举办讲座我都认真做笔记。在大家指导和帮助下,不仅提高了邮识、丰富了集藏,更享受了集邮文化的无穷乐趣。

附图七幅。 (作于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