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地:铜鎏金
鉴赏:
此尊释迦牟尼佛,胎体厚重,在造像风格上,带有比较明显的尼泊尔遗风。造像表情静谧,螺发排列规整,肉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面相端庄,宽额丰颐,双眉高挑。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完全贴身,袒露右肩,一道从左肩到右腋下的简单衣边,胸肌和腹肌的肌理分明,身形挺拔,雄壮健美,结构匀称,形象逼真既给人以生动柔美的艺术美感,又潜藏着无穷的生机与活力。着袒右式袈裟,衣摆在两腿间铺展呈扇形。下为单层莲仰瓣莲座,莲瓣细腻修长,饱满挺拔,极富张力,莲座下有完好的装藏,严实的包底牢固而有效地护卫着内膛的装藏,使其继续保有神秘的宗教灵性与加持法力,具有非常鲜明的17世纪扎什伦布寺风格。
在西藏的重要寺庙中,扎什伦布寺是建寺年代比较晚的(建于1447年),但却是对古典艺术最为推崇的寺庙之一!其实,在藏传佛教艺术中,对古典艺术的膜拜是普遍现象的。16至18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两种仿古风格造像非常著名,一种是扎什伦布寺的仿尼泊尔古典风格的造像,另一种是布达拉宫「雪堆白」工坊的仿东北印度帕拉王朝风格的造像,这两种仿古风格不仅仅在西藏艺术史中写下了不容忽视的一笔,甚至在西藏宗教领袖与清代宫廷的紧密联系下影响了清代的宫廷造像风格!可以说,西藏造像在17世纪左右的仿古风格中,是一个独特且影响深远的艺术现象!
而扎什伦布寺的造像,整体以华丽精致著称,故受到广泛的推崇!在清代,西藏班禅、达赖,以及甘肃、青海、蒙古等地宗教领袖、各民族首领以及满汉大臣等向清朝进献了大量的扎什伦布寺造像,在故宫以及北京白塔寺也有着数量众多收藏!近几年,喜马拉雅艺术品收藏群体也开始热烈关注扎什伦布寺风格的造像,特别是拍卖场出现的此类造像也往往都成绩不俗!此尊释迦牟尼佛风格显著、气韵不凡、极为难得,虽然他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了无常火劫,但是浴火重生,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释迦摩尼佛铜鎏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