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墨州有个渔夫叫阿平,他和妻子周氏十分恩爱,是远近有名的模范夫妻。
阿平常年要出海打渔,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周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十分贤惠,阿平出海的时候她就在家照顾小孩和老人,平时做点针线活补贴家用。
在两人的苦心经营下,过得还算滋润。可谁想一个还俗的和尚竟然打起了周氏的主意。
他们的邻居是个还俗的和尚叫阿奎,因为六根不清净而被主持赶出了寺里。阿奎见周氏长得漂亮,阿平又时常不在家,有时候会在周氏买针线的时候尾随她。
周氏总觉得阿奎对自己不怀好意,但碍于是街坊邻居也不好摆在明面上说。

一天,周氏在院子里晾衣服,阿奎从自家院子里望着周氏,心里正在做美梦。
「你个老家伙,还不出去干活。」美梦被他妻子黄氏给打破了。
阿奎还俗的时候,身上没有什么钱,家徒四壁,村里没有黄花大闺女愿意嫁给他,只有守寡的黄氏愿意和他搭伙过日子,加上黄氏手上有点小钱,阿奎也就答应了。
阿奎回头看着人老珠黄的黄氏,心里十分不痛快,黄氏不是个好惹的主,于是阿奎无奈地收好工具准备出门做工。
阿奎是个木匠,但是手艺一般,村里很少有人找他,他只能去邻村找活干。
人走了,心还在周氏身上,周氏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想个法子抱得美人归。没几天,他想到了一个法子。
黄氏不知道的是,阿奎在邻村有个老相好,是个寡妇,大家都叫她张寡妇。因为亡夫家是大户人家,婆家不许她改嫁,依她的要求给她买一个大宅院好吃好喝地供着她。

原本阿奎对张寡妇已经厌倦了,但是为了得到周氏,他不得不来找她。
张寡妇见阿奎来到家中,心里十分的欣喜,撒娇说:「死鬼,你都好久没有来看人家了。今儿怎么想起人家了呢。」
阿奎心里一阵恶心,但还是佯装兴奋的将她抱在怀里,接着两人行了夫妻之事,
事后,阿奎突然对张寡妇说:「我看上了邻居渔夫的妻子,只要你愿意帮我,以后我就常常来。今天你就去她家,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张寡妇听后沉默了一会就答应了。阿奎将张寡妇答应后,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她。
第二天清早,张寡妇就来到周氏家门口了。张寡妇问周氏能不能讨个水喝。
周氏热心地给她端来了一杯热茶,还邀请她来家里歇息,两人相谈甚欢,好一会张寡妇小声地说:「你相公回家了吗?」
周氏心里十分不解,回答说:「他还没有回来,可能还要几天吧。」
张寡妇继续说:「他要是回来了,要他去庙里拜拜。」
周氏赶紧问:「嫂嫂你这是啥意思?」
张寡妇说:「我原来不想说的,但是你是个好心人,我就不瞒你了,你家屋顶上有一大片乌云,这是不祥之兆,怕是被水下的恶鬼缠身了,还是去庙里拜拜吧。」

这牵扯到丈夫的性命了,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周氏不知是计当即决定立马去庙里拜拜。
而阿奎早就准备好在山下等着周氏了,周氏拜完佛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阿奎。
周氏见到阿奎只想躲着走,可谁知阿奎却叫住了她:「弟妹请留步。」
周氏问他:「你怎么在这里。」
阿奎叹了口气说:「我昨晚梦见一位白胡子大仙告诉老朽,村里有位男子最近怕是要遭遇不测,我问大仙是哪家男子,大仙也不直说,只说这男子的妻子今天会上山拜佛。」
周氏知道阿奎是个还俗的和尚,虽然心里觉得他不靠谱,但是他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今天会上山拜佛?加上今天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拜佛的人只有她一人。
纵使心里十分害怕,周氏还是假装淡定地说:「别胡说八道,我相公好着呢。」
阿奎假装叹了一口气说:「正是因为贤弟在常年不在家,更要注意了。我还特意问了大仙该如何化解,他说在家里悬挂一只火腿,等贤弟回家,把这火腿分与他吃,便可逃过一劫。但这也只能是权宜之计。」说着便从篮子里掏出火腿。
周氏见火腿腌制得很好,便说:「想要卖火腿也不用诅咒我们吧。火腿我买了,你可不能再瞎说了。」
阿奎回答说:「弟妹你可真的冤枉我了,平日里贤弟常常送我家鱼肉,这火腿我送你了。这件事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尤其是不能要他本人知道,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哦。」
周氏一听有免费的护腿拿,自然就开心地接下来了。回家后一切按阿奎说的办。

一个月后,阿平终于回来了,见家里有只火腿,便问:「娘子何时爱上吃腌肉了?这火腿要不少钱吧。」
周氏还记着不能要阿奎说不能要阿平知道,便撒谎说:「有一天我在河边洗衣时捡到了几两碎银子,便用着碎银子买了这火腿,我都没舍得吃,今晚我们炒点火腿吃。」
阿平听后高兴地说:「那我去买点酒回来,今晚我们小酌一杯。」
半个月后,一个晚上阿平想趁着秋季再次出海。叮嘱周氏:「我明天再出门挣点钱,要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你在家等我,我很快就回来了。」
周氏担心阿平吃不好加上心里总想着阿奎说的话,便要阿平把火腿一起带上。
而这一切被暗处的阿奎看在眼里,第二天清早他快马加鞭地刚到张寡妇家,说:「那小兔崽子要走了,你今天无论如何要搞定他。」
张寡妇笑了笑说:「我办事你放心。」于是阿奎把张寡妇送到阿平的并经之地。
而阿奎阿平走后,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来到周氏屋前说:「贤弟你在家吗?」
周氏走出来说:「你有啥事吗,阿平他出海了。」
阿奎假装不知情说:「我还是晚了一步,昨天大仙又托梦给我,说贤弟此番凶多吉少,需随身携带红布方可化解。」说着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红布。
周氏一听阿奎的话,来不及多想,便拿着红布去追赶丈夫。谁知在路上竟撞见了丈夫和张寡妇的丑事,当场气得回家大哭。
见周氏哭着回来,阿奎知道自己的计谋成了。于是假意问:「弟妹这是怎么了?」
周氏哭着说:「要他去死,我再也不管他了。」
阿奎假装想了会说:「难不成是狐狸精缠身?」
周氏惊讶地看着他说:「你怎么知道?」
阿奎佯装悔意说:「大仙和我说了贤弟会被狐狸精缠身,我想着你们夫妻感情这么好,弟妹又这么贤惠,还以为是大仙和我开玩笑,没想到竟是真的。」
周氏愣住了,不一会哭得更大声了,阿奎见状说:「我有一法子,能让他回心转意。」
阿奎见周氏直愣愣地看着他,接着说:「今晚你跟我去土地庙喝下一碗圣水,晚上便可在梦里与大仙见面,无论大仙提什么要求你尽管答应,大仙自会告诉你怎么做。」
到了晚上,阿奎把早就准备好的蒙汗药给周氏喝下。周氏喝下后不久,就迷迷糊糊见到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告诉她,他是大仙。

白发老人对周氏上下其手,周氏想挣脱有没有力气,整个人晕乎乎的,想问大仙破解办法,总感觉自己说不出话。
事后,周氏迷迷糊糊听到大仙说说:「你每三日去一趟土地面,如此半年,我保准你丈夫对你百依百顺,心里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也会长命百岁。」
等周氏醒来时,天都亮了。周氏对大仙说的话深信不疑。
一个月后,阿平回家了。自上次的事情后,他觉得自己无脸再见妻子,便先去找自己的母亲了。
母亲见他回来后,竟哭着说:「儿呀,你终于回来了,你媳妇常常跟着隔壁的老和尚出门,有时候回来都傍晚了,每次回来都要洗澡,你回来了,你要管管她。」
直到这时,阿平想起之前阿奎常常在他面前说起张寡妇的风情万种,又想起周氏那天突然追了上来,便明白这就是阿奎的诡计。
于是,阿平打算偷偷跟踪妻子。这天,周氏照常去土地庙,阿平见阿奎给妻子喝下一碗水后不久,妻子就跟随他来到一处屋内,周氏迷迷糊糊睡着后,白发老人出现了。
就在白发老人要对周氏下手的时候,阿平冲上去怒吼:「你这个老东西,居然打我娘子的主意,我非宰了你不可。」
阿奎听见阿平的声音后,连忙求饶,但阿平的斧头已经砍在他的脖子上了。但最后理智战胜了愤怒,阿平把阿奎揪着去了县衙。

阿平临走前和母亲约好,一旦看见自己把贼人擒住,就带周氏回家。
几个时辰后,周氏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家中,什么都不记得了,吓得她跳了起来。
县令得知阿奎的所作所为十分的气愤,阿奎自知理亏便全认了,县令判他流放边疆。
阿平回家后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妻子听,周氏听后悔恨不已,阿平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他引起的,一个劲的求周氏原谅自己。
最后夫妻俩人决定冰释前嫌,以后好好过日子。只是破镜真的能重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