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生活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2022-11-06生活

01

早上起床,刘娥做完早餐后,就着急忙慌地打扫卫生。她正在客厅使劲地拖地板,忽然儿媳妇萍萍从卧室里冲了出来,穿着睡衣,头顶一顶鸡窝似的乱发,对着她就是一通暴脾气:

"你昨天给我冼的连衣裙,是不是放在洗衣机里冼的?不是早跟你交待过了吗,我和俊杰的衣服都要用手冼,冼衣机里冼出来的衣服不干净也容易走形。我就知道,你把我的话不当作一回事。"

刘娥直起身子,看着儿媳不紧不慢地说:"你怎么看出来我不是用手冼的?你们俩人的衣服我一直都是用手冼的,自然晾干。"

"我只是告诉你,我们的衣服都是名牌货,很贵的,别放在洗衣机里搅坏了。"

萍萍有些理屈,转身又回了卧室。

吃饭的时候,刘娥把饭菜,碗筷都摆在饭桌上。正吃着饭,萍萍又怒了,她用筷子点着菜盘子说:你看你切的青椒,有指华文头条子一样厚。看没看相,吃着也没味口。还有这花菜,这么大的个头,一嘴吃不下。你能不能掰小一点,还有……"

儿媳妇仍在喋喋不休地指指点点,刘娥的眼泪都涌出来了。合着自己一大早的不睡觉,精心调制的早餐,儿媳妇没一样如意的。她瞥了一眼儿子,儿子勾着头,只管吃饭,任由媳妇在那里挑刺。她不由心底暗叹一声:"唉!这儿子家也不是好住的,出力不讨好不讲,还惹一肚子气!」

饭后,刘娥收拾着饭桌上的碗筷,儿媳走路脚底滑了一下。又急了,把火撒在婆婆身上,"你看你拖的地,到处都是水渍,也不拿干拖把再拖一遍,摔跤了怎么办?难道没长眼吗?"

萍萍上班时还不忘回头唠叨一句,「赶快收拾完了,送小宝上学,别送得晚了。等会儿你上市场上买只乌鸡回来,炖锅乌鸡汤。再割点羊肉,晚上给我们包羊肉饺子。"

刘娥听得头皮发麻,这一天安排得连个闲空也没有。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02

家里忙完后,刘娥就把孙子小宝送去了学校。然后去市场上买了只乌鸡,买了羊肉。

吃过午饭以后,就开始忙着杀鸡炖汤。接着择菜冼菜,垛饺子馅,和面揉面,五点钟又去接孙子。回来后,接着擀饺子皮。为这一顿饭,刘娥整整忙了一个下午。

晚上,儿子儿媳下班了。坐在桌前,等着她端汤盛饺子。她累得骨架子都快散了,腰酸背痛的也没人关心。

饭后,儿子儿媳丢下碗就回卧室休息去了。饭桌上的残局留给她一人收拾。一天到晚脚不沾地地忙,也不讨儿媳喜欢,甚至连句妈也不曾喊过。

晚上浑身痛的根本睡不着觉,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前几年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留在老家生活。虽然有时难免孤单,但也活得挺悠闲自在的。没事了串串门,打打牌,晚上出去跳跳广场舞。说起来也不错,至少没有烦心事。

刘娥自家的宅基地很宽敞,一年前都被一个个体户看中,想把她家的宅基地买下来,开个小型加工厂。现在又托人说合。她给儿子去了电话,想问问儿子的意见。毕竟那是祖上的遗产,现在儿子当家做主,就让儿子做决定。

儿子接到电话后,就跟她商量,″妈,把房子卖了吧,我爸不在了。你一个人留在老家怪孤单的。我和萍萍都在外地工作,顾不得回来看你。不如把宅基地卖了,你就跟随我们一起生活,这样我们也能有个相互照应。你孙子已经上早教班了,得有个人接送。我们俩个都在上班,没时间管孩子,你来了给我们帮衬一下,将来就留在我们这里养老吧。」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03

刘娥想想儿子讲得也对,自己这一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儿媳都在大城市工作,又在那里买了房子。家里的房子已经用不着了,趁着有人要,就卖了算了。

于是,就和那个个体户签订了协议,房子陈旧不值钱。因此房子和宅基地加在一起卖了将近三百万。

刘娥也是个会理财的女人,她想着把钱存进银行,一年能有可观的利息。她就留了几十万存进银行卡里,剩下的二百万全部存成了定期,以五年为期限到时再取出。事情办完后,她就坐车找儿子去了。

刚来儿子家时,儿媳待她还行。现在是越来越苛刻了,全部家务撂给她,还时不时地挑刺,什么事都能挑出毛病。有时候,她想在儿子面前寻个安慰。儿子就说她:「是你自己心眼多钻牛角尖,想得多了,一点小事整天挂在嘴上心里,累不累?"

一天,她得了重感冒,儿子儿媳都在上班。她自己打车去了医院,挂了吊瓶又拿了药。回到家吃过药后,就睡着了。药力发挥了作用,昏昏沉沉中她忘了接孙子。结果孩子老师等不到家长,就给萍萍去了电话。萍萍给她打电话,手机关机。萍萍只好向公司领导请了假,自己到学校把儿子接回了家。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04

回到家里,暴恼中的萍萍就使劲拍打刘娥卧室的门。刘娥被惊醒,战战兢兢地开了门。

萍萍劈头盖脸一顿指责:"你瞧瞧你,生个病把自己娇贵的,孩子不接饭也不做。一天到晚闲在家里,还那么多事。生个病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连接孩子做饭的力气也没有了吗?真是越老越不中用,是不是在这个家里呆腻了!"

儿媳这一通又是怨又是骂的,把她地脸臊得通红。默不言声地赶紧跑到厨房做饭去了。

儿子回到家,自始至终也没有抬眼看她一眼。连一句嘘寒问暖的话也没有。刘娥身上仍在发烧,烧得她头重脚轻,头昏目眩,没有一点食欲。

她坐在饭桌边举着筷子,傻坐着。儿媳嫌弃地说:"你还是到厨房吃吧,感冒会传染病毒。你别把感冒传染给我们一家三口了。"

儿子也跟着说:"是呀,妈,小宝还小,抵抗力差。可别把感冒传染给他了,感冒了很难受的。"

儿子儿媳这一唱一和,让刘娥气得差点撞墙,她火了,″怕传染你们还让我接送孩子?怕传染你们还吃我做的饭?我这生着病还得伺候你们一家老小,还得看你们脸色,不是怨就是骂的。你们还有点良心没有,我这里出钱又出力,还收敛一肚子气,我图的啥呀!"

说完,刘娥难过的泪如雨下。

儿媳斜眼看向她,阴阳怪气地说:″哟!这还说不得了。老了老了还长了脾气了,这个家你觉得容不下你,有能耐你走啊!真是的,到底是谁在依靠着谁?想清楚点,别在这里委屈巴巴的!」

她这一哭,把儿子哭得心烦意乱,冲着她吼了起来,"妈,你能不能少整点事儿。我们就说你一下,又没说错什么。瞧你一肚子怨气说个没完,自己心眼多,看谁都觉得对你不好。」

刘娥气得晚上没吃饭,厨房里忙完后就上床睡觉了。她想想气呀,儿子两口子不是故意拿捏她吗,家里老房子卖了,连个老窝都没有。明知道她无处可去,所以拿话噎她。她有点后悔当初卖房子的草率决定,弄得现在在儿子家受气了却无路可走。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05

第二天早上,她把孙子送到了学校以后,就晃晃悠悠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小区附近的小公园里。她找了个位置坐在,怅然若失。

"老刘啊,这么久没见你了,在干吗呢?」

一声温和的男中音飘入她的耳馍。她抬眼一眼,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笑容可掬地站在她面前。

"哦,是老陈啊,这几天我有点感冒发烧,在家里待着呢。"

当她看到眼前的男人时,笑了。她和老陈是在晚上出来在小公园里跳广场舞时认识的。已经认识好久了,他们俩个是一对配合默契的舞伴。老陈说话幽默风趣,性格爽朗,有正义感,是个热心肠人。

老陈比她大四岁,以前从他口中了解到,他目前也是单身,老伴两年前去世,有一个独生女儿。他年轻时也是个做大事的人,有自己的事业,现在退休了,就资助女儿女婿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女儿的儿子已经上初中了,老陈喜欢清静,就在这个小公园附近买了一套房子,一个人独住。他经常来这个小公园里锻炼身体,看着老陈过着㴋洒快乐的日子,刘娥好羡慕。

老陈看着她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关心地问:"老刘,怎么看着你情绪不高,有什么心事吗?」

刘娥听到这句话,心里一阵难受。人在心情不佳的情况下,也想找个人倾诉一番,排泄一下心中复杂的情绪。

她长叹了一口长气,就把自己的家务事跟他讲了。

老陈听了,皱着眉头替她担心。他犹疑地说:"你这个儿媳很厉害,你不是她的对手。儿子儿媳都不能惯,这就是得寸进尺。凡事想开点,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要学着放开。」

″当初我也是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我觉得两代人的生活观念不同,很多习惯也各不相同。搅和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矛盾,还不如我单住,生活随意,不用看她们的脸色,随心所欲。她们想什么时候来看我就来看看我,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也挺好的。」

「但我跟你不同,我还得照顾孙子呢」

刘娥眼泪汪汪地说。

"你是付出了,但儿子儿媳不理解你,这就是矛盾!」

老陈长叹了口气,跟着半开玩笑地说:"要不咱俩搭伙过日子吧,我给你一个温暖的家。反正我们早就互相喜欢了,你总是怕儿子儿媳骂你。现在不用怕了,跟他们住在一起你总是感到憋屈,我这里随时欢迎你,我管吃管喝管伺候你,保证不让你受任何委屈。」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06

刘娥心里有了主心骨,也不在害怕儿媳说撵她走了。

这一天,萍萍又发神经地为了一点小事和刘娥吵了起来。

萍萍又是张嘴来一句,"不想伺候我们一家人你就走,看谁白养你!」

这一下,刘娥硬气了,拉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行李箱就走。

走到客厅门口,萍萍扯着嗓子吼了一句,"走了就别回来,别到时没地儿要饭了又回来了,让我看着烦!"

刘娥站在客厅门口,冷笑道,"别忘了,我手中还有二百多万呢,饿不死我,我有钱我怕啥!」

这下,轮到儿媳妇傻眼了,想起了老家卖宅基地的二百多万还在婆婆手里呢。本来说好五年以后,存折到期,婆婆会把钱交给她们。现在,婆婆却带着钱跑了。

萍萍急了,跟着婆婆来到了老陈家。她跟婆婆说软话,哀求婆婆回去。刘娥可不傻了,回去还不是为了骗她的钱。最后,萍萍威胁她,″你找后老伴可别想指望我和俊杰给你养老!」

老陈在旁边站着,接住话头说:"闺女,说话不要太口满了,你婆婆在我这里,我绝对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将来就是我不在了,这房子也是她的,有地住,你放心。就是最坏的打算雇个保姆,住进养老院也不用你操心!"

萍萍只有恨恨离去。

婆婆走后,小俩口的生活过地一团糟,做饭收拾家务接送孩子,忙得一塌糊涂,跟天塌了一样。萍萍把俊杰指挥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两人经常为点小事争吵不休,俊杰气极了,总是回怼她,"自作自受,现在尝到苦处了吧。这一个月,为了接儿子我老是提前请假,本来这次升职加薪有我的名额,这下泡汤了。知道有我妈在,这个家省了多少力,现在后悔晚了吧!"

这个女人,现在也不死鸭子嘴硬了,理屈了。

刘娥还是心疼儿子,心疼孙子,把他们两口子搁置一段时间后,看他们忙得实在没有时间,就在下午帮他们把孩子接回,晚上留孙子吃过饭后,她和老陈再把孙子送回去,这样两口子也不用那么手忙脚乱了。


儿媳质问:找后老伴就别想指望我们给你养老,婆回怼:我有钱我怕啥

这就是教训,父母在,就能给儿女带来方便。偏偏有些小心眼人,拿捏父母,认为父母离了他们不行。处处为难他们,其时父母就是免费保姆,出钱又出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子女没有半点私心。

请善待我们的父母,少一点苛刻,多一点关爱。感恩他们真心为你的付出,父母从不求子女的回报。只需一句安慰的话,都会让他们高兴半天。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每一天,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和子女知睦相处,和家欢乐,这才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