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科技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中南大学3次入选!

2023-01-23科技

近日,由院士专家和科技新闻工作者担任评委、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在长沙揭晓。中南大学凭借卓越科技实力,于2022年揽获硕果,共有3条入选。

湖南省四大实验室相继揭牌

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分别聚焦种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工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引领湖南构筑创新平台体系。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中南大学3次入选!

其中,芙蓉实验室由中南大学牵头建设,是湖南省重大创新平台,也是全面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举措。实验室聚焦精准医学领域,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目标,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精准医学前沿基础研究为核心,以精准诊疗技术创新为抓手。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中南大学3次入选!

在「精准检测与诊断、精准药物与治疗、精准器械与干预」3大研究方向集中发力;开展精准医学「原创理论体系、前沿交叉技术、国产替代技术和产业升级」4个研究任务,建设一流的精准医学实验室。

中南大学钟掘院士牵头研制成功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工程科学应力谱仪,实现我国大型构件深部残余应力场中子无损精确测量「零」的突破

2022年2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工程科学应力谱仪,在国内首次采用中子无损探测手段,成功获得了总重逾400公斤、直径近1米的高铁列车全尺寸钢铁车轮的三维深部残余应力场的准确分布,探测厚度达41.8毫米,实现我国大型构件深部残余应力场中子无损精确测量「零」的突破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中南大学3次入选!

( 在工程科学应力谱仪上对高铁车轮进行测量)

该应力谱仪由钟掘院士率中南大学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团队共同研制成功,这是其首次针对大尺寸、高重量真实部件完成的实战测量。这标志着我国中子残余应力表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工程应力测量的重大需求,可助推国产装备的自主化研发进程及其应用推广。

「特殊形式穿支皮瓣衍生术式唐氏分类」正式命名,国际显微外科领域手术术式命名首次烙上中国印

2022年,【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命名专家共识】在国内知名期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刊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在显微重建外科穿支皮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及原创性成果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中南大学3次入选!

(唐举玉教授正在进行穿支皮瓣切取移植操作)

按照国际惯例,该术式命名体现中国学者原创性贡献,使用「特殊形式穿支皮瓣衍生术式唐氏分类(Derivative surgery of special forms of perforator flap Tang classification)」,这是国际显微外科领域首次用中国人姓氏命名的手术方式,在国际上首创属于中国自己的穿支皮瓣特色技术,实现了以最小的皮瓣供区损伤获得最佳的皮瓣受区外形与功能,标志着湘雅医院在显微重建外科穿支皮瓣领域已居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首创、以中国人姓氏命名!2022「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中南大学3次入选!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南大学发展坐标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一项项研究新成果在中南落地如鼓点般铿锵,行进中的科研人心怀热血、埋头苦干,为中南「科技曲」添上昂扬华丽的一章。

2023年已至,中南大学将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去担当更光荣的使命,去创造更伟大的奇迹,为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供更强大的中南支撑。

关注"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华文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中南大学新闻网、中南大学官微、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官微、科普湖南、 健康报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