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科技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2023-01-23科技


张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走上支教道路的这一天。

张丽自己是城里人,还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都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都没吃过什么苦。

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张丽也一直觉得自己会留在城里任教。

然而人生之事就是这么无常,张丽一开始也只是想着支教回来可以加点考研的分数,之后能方便自己提升学历。

只不过这一去,却无形中改变了张丽对人生的许多看法。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张丽去支教的山区条件格外艰苦,连小学都是唯一的一所独苗苗,更别提什么基础设施了,课桌椅都是破破烂烂的。

一开始,张丽是嫌弃得不行的,但渐渐地,她就被这里的风土人情给感动了。

村子里大都是留守儿童,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

在张丽到来之前,学校里总共就一个校长,一个老师。

孩子们渴望知识,也知道读书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以前都是缠着仅有的两位老师求着教。

但毕竟人还是太少了,孩子又太多了。

因此对于张丽的到来,学生们简直是欣喜若狂,对张丽也是打从心底里热爱。这样炙热直白的感情,张丽还是头一次面对。

人心都是肉长的,学生对张丽好,张丽也没法做到无动于衷,待的也是一年比一年上心。

有时候学生们还会从家里动不动那些吃食给张丽,有时是水果,有时是农家的一些特产,叶儿粑之类的。

配上那一脸纯真的笑容,张丽也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山区条件不好,就连教材都是旧的,根本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每一年都能用上新课本。

有时候一套教材甚至要用好多年,都成了代代相传的「传家宝」了。

教具也是破旧,张丽的教鞭都是后来自己做,教室里的黑板又破又小,更别提张丽用惯了多媒体课件。

有时候张丽都在想,山区的条件如此艰苦,也难怪许久都出不了一个大学生,教学资源跟城市里的孩子确实是相差太远了。

但他们渴望学习的心,却不比人和人差。

甚至因为环境艰苦,这份渴望的心比旁人更甚。张丽正是被这样的渴望和热切所感动的,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光辉,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从那以后,张丽的日常就一心全扑在了教学上,她也想为山区孩子的梦想,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

张丽钻研教材,有时候还自己跑回城里,偷偷带回一打教学辅导资料,再吃透了传授给学生。

她就是太害怕学生跟不上时代,时刻都关注着教育动向,一旦有什么新的规定和动向,立马就为学生注意着,赶紧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有些学生家里穷,实在是上不起学,张丽都是一一走过山路,亲自去学生家里拜访,能劝的旧劝,劝不回的野实在是没办法。

对于那些成绩格外优秀的,张丽也是惜才,索性自掏了腰包供人上学。

这些学生无一不对张丽感激涕零,觉得她是大恩人。

可对张丽自己来说,她只是做了一个基层教育者应该做的事。

有时候过分专注于学生,专注于教育,张丽都忽视了自己。

她从一开始的数着日子回城,慢慢变成了主动留下来,甚至待得都有点忘记了时间。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有一次张丽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做最难忘的时刻。

她原本以后,收上来的作业本,多半会写一些阖家团圆的情节,亲情难得,这才应该是学生心里最难忘的时刻。

然而许多学生却写了她,写她到来之后,对自己人生带来的种种影响。

其中一个女孩子,是张丽最上心的一个,因为她成绩最好,家里条件也最难,因此张丽平时难免多有关照。

此时这个女孩子在作业本上一笔一划认真写着。

「因为张老师的到来,才让我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如果没有张老师,我大概只能回家嫁人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辜负张老师的期望。」

张丽的目光久久的停留在纸面上,眼里也忍不住溢出了泪水。

故事:为了学生,她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这份精神让人感动

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学生的心里,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像她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而学生的作文也从侧面佐证了,她并不是单面的热情在帮助学生们,学生也能感知到她的好,并且对她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最后,张丽不仅放弃了深造的机会,更是放弃了城市的优渥生活,选择了继续留在山区任教。

消息传出去以后,不少人都说张丽蠢。

但张丽却觉得,在山区的这一年,却是她灵魂最有厚度的一年。

张丽的家人虽然惋惜她的遭遇,却也知道张丽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世界上有一种人,就是有着无私奉献的心,这种精神不仅造福他人,更是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