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看了眼路边灰土,挖出4000年前古遗址!
来源:齐鲁网
94年前在济南路边的「意外发现」让考古专家狂喜
1928年3月24日,齐鲁大学助教吴金鼎和他的伙伴来到济南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准备前往汉代遗址东平陵城考察。
途中路过一条大沟,在阳光照耀下,吴金鼎十分诧异地发现,大沟两壁土层中露出了灰土和部分陶片,一条延续数米的古文化地层带清晰可见,从黄土台地上,他找到了年代久远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碎片。吴金鼎意识到,这个叫作城子崖的地方,或是一个史前文化遗址。
而这一发现,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量出土物接踵而至,成为中国文化生于本土并薪火相传的实证。
考古专家在山东发现
4000年前炊具
讲究程度让人惊叹!
一日三餐离不开锅碗瓢盆,你知道祖先们在石器时代如何烹饪食物吗?
在山东济南以东35公里的城子崖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陶器。其中陶鼎、陶鬲,是煮饭烧汤的工具。陶鬲有三个袋子形状的脚,在下面燃火煮饭;陶甗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加盖子,中间是有孔的箅子,底部盛水,箅子上放食物,盖子保温,是利用水蒸气蒸熟食物的炊具。
这些出土的器物,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史前时代的想象。当时已经有了种植业和家畜饲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煮饭用鼎,蒸饭用甗,生活用具种类齐全。中国人传统的用餐方式,在4000多年前的城子崖就已经出现。
两次发掘创造多项第一这里被誉为「中国考古圣地」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战祸频仍、条件艰辛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代考古人对城子崖进行了两次发掘,创造了中国考古学史的多项第一:
是第一个由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独立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是第一次在中国东部地区开展的考古发掘;第一次绘制了考古地层图;是中国境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个黑陶文化遗存;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
这些为中国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城子崖遗址也因此获得了「中国考古圣地」的殊荣。
考古纪录片【城子崖】将于11月25日-27日每晚8:00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11月28日-30日每晚7:30在山东卫视播出。
纪录片【城子崖】共3集,每集50分钟,以时间为顺序,通过讲述几代考古工作者对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发掘以及对龙山文化研究的故事,礼赞璀璨的中华文明,致敬中国考古工作者。

来源丨闪电新闻
编辑丨王春令
审校丨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