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成龙、李连杰接近隐退,甄子丹也年纪见长,打不了几年了。
但我们动作片的没落,真不是缺乏优秀的动作演员造成的。
不说赵文卓这样的老生代,我们还有吴京、吴越、樊少皇、张晋这样的中生代,更不用说,还有释小龙、谢苗这样的新生代。

老、中、青三代齐备,不至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那为什么我们的动作片,依然没落了呢?
我认为原因有如下两个:
1.文戏不行;
很多观众,包括演员,导演自己都有误区,以为动作片,打戏精彩就够了。
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好的动作片,不仅打戏要漂亮,文戏也要出彩。

如果只有打戏精彩,文戏却一塌糊涂,那这部片子大概率就凉凉了。
文戏是动作片的调剂、润滑油,只有文戏、武戏相得益彰,观众才会买账。
这就好比,你虽然喜欢喝咖啡,但又怕苦,只有糖和奶加得恰到好处,这杯才合你的口味。
糖和奶,好比动作片中的文戏,虽是配角,却缺之不可。

不但缺之不可,还要恰到好处,这样这部动作片,才会在出彩的同时,又不会被文戏抢了风头。
香港经典的动作片,都符合这一特点。
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不仅动作场面行云流水,整部片子,更无不透露着,家国情怀。
成龙的【A计划】系列,不仅动作设计惊险刺激,剧情更是诙谐幽默,精彩至极。

李连杰的【中南海保镖】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里面,炫酷的动作打斗。
男、女主角的唯美爱情,更是让我们至今意难平,甚至比打戏更让我们难忘。
里面的一众配角也是相当出彩,一个个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这都离不开导演,强大的文戏功底。
而现在的动作片,都陷入重打戏、轻文戏的误区。
更有甚者,一部片子,从头打到尾,但一看剧情,却稀碎到令人无语。

这样的动作片,自然逃脱不了,票房、口碑双失利的败局。
比如,岳松的【超级保镖】、吴京的【狼牙】、张晋的【狂兽】等。
2.没有创新;
身为一个动作巨星,你光会打没用,你得有个人风格,你得会创新。
这种创新,既可以来自于自己,也可以来自于导演,甚至武术指导。

但无论来自哪里,你得有创新,有个人风格,你得有,不能没有。
来自个人的创新,代表人物——李小龙、成龙、甄子丹。
香港动作片,经历了几个,时期不同的演化,每个时期的风格,都不相同。
最早以邵氏,那种硬桥硬马、一招一式、硬拆硬挡的风格为主。

代表人物是关德兴、石坚的【黄飞鸿】系列,以及刘家良等一众传统武师。
后来,李小龙独树一帜的开创了,以惊人的爆发力和速度,为卖点的截拳道风格。
这是李小龙独有的风格,自成一派,任何人都模仿不来。
成龙一开始,也是模仿李小龙的风格,差点成为票房毒药。
后来开创出「功夫喜剧」+「玩命特技」的专属风格,才火爆全球。

这也说明,模仿别人的风格,只有死路一条,一定要开创出,自己的风格。
现在,甄子丹接过成龙的班,引入综合格斗,展示前所未有的,以巴西柔术、锁技为主的地面格斗场景,打开新局面,成为新一代的「功夫之王」。
来自别人的创新,代表人物——李连杰。
李连杰和谁合作,就可以转变成那个人,要求的风格。

他的创新风格,来自于与他合作的人。
他既可以在徐克、陈晓东的【东方不败】中,展现写意的独孤九剑。
又可以在【黄飞鸿】中,表演大开大阖的传统功夫。
李连杰并没有开创,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但他却能在,已有的传统武术领域中,把传统武术动作做到第一,已经够了。
说到李连杰,就不能不提,和他同时代的,一位沧海遗珠——赵文卓。

赵文卓之所以没有大火:
一是,因为他没有开创出自己的风格;
二是,因为在传武片领域,他始终被李连杰压一头,被拿来和李连杰做比较。
正如这个世界,不需要第二个周杰伦一样,做第二次是没人记得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再加上,他又赶上了这么一个,动作片文戏不行的时代,注定翻红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