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社会

师生同讲移动思政课,争做最美奋斗者

2022-11-23社会

湖南日报11月23日讯(通讯员 陈艳婷 郑文 全媒体记者 余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就像种子,要像‘最美奋斗者’袁隆平爷爷一样,做一粒好种子。」……在隆平水稻博物馆中央的袁隆平雕像前,聆听了袁老一生的奋斗故事之后,一群大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湖南开放大学「移动思政课堂」上的一幕。

师生同讲移动思政课,争做最美奋斗者

11月22日,湖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数十人赴隆平水稻博物馆开展【忆袁老生平讲奋斗故事做合格党员】移动思政课,将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授课者从思政教师传统讲授变成师生共同开讲,旨在凸显青年学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引导青年学子结合理论知识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助燃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激情与热情,增加他们在思政教学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师生共讲是这堂移动思政课的最大亮点。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晓娟向同学们深情地讲述了袁隆平为了实现「让全中国人吃饱饭」这个理想,几十年如一日,操劳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杂交水稻和超级稻,使中国人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生。

师生同讲移动思政课,争做最美奋斗者

2020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肖晓梅同学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发生的种种故事娓娓道来。2020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杨颍同学则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袁隆平生前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妈妈,稻子熟了】。整堂课让同学们全身心地感受着这位人民科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当前,如何向学生们讲深讲透讲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课题,也是最亟待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此次活动策划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谢爱莲表示,实践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将更加深入探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移动思政课教学,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一审:余蓉;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