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成事。这个技巧如果用好了,你还可以用到别的地方。你可以用这套方法去辨识好的老公候选人、好的老丈人候选人、好的老丈母娘候选人、好的老板候选人等等。
第一个要跟大家提的,成事的人底色往往是悲观的。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虹贯荆卿之心,而见者以为淫氛而薄之。」荆轲的心化作彩虹,看见的人说这种颜色不纯,所以荆轲是应该被鄙视的。
「碧化苌宏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苌宏的血变成碧玉,看见的人当成石头丢掉了。
「屈累之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返顾者,良有以也。」屈原自己沉江,虽然历尽万年也不愿回到人间,就是这么一个共同的原因——人渣远远多于成事的人,远远多于能干的人,远远多于有风骨美好的人。
周作人也说过类似的事情,说「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大家」有可能是我们周围的人的总称。
真正在人间成大事的人,往往能感到一些忧郁症的潜在可能,甚至已经得了抑郁症。他对人间没有太多期待,他的心血往往不被人间理解。所以,成事的人底色往往会是悲观的。
第二,成事的人往往需要中庸平衡的混合个性。
成事的难,要求的素质是相互矛盾的。
曾国藩是这么讲的:「军事不可无悍鸷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打仗需要「悍匪」,但是有这种气质的人,往往会很骄傲。
军事又「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连」。打仗有安祥之气,但一种惰气也会与之相连。就是我们说的佛里佛气、佛来佛去,拿个念珠,拿个保温杯,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四平八稳。
「有二气之利而无其害,有道君子尚难养得,况弁勇乎。」有这两种气的利,没有两种气的害。即使是看书的、有道的君子,都不太容易养得,何况带兵打仗的大老粗,没有读过多少书的人?
曾国藩整个这段话讲的就是,需要中庸平衡的混合个性,你才能够成事,突出任何一方面,任何一个极端都有可能让事情不成。
冲第一线都是普通人,有缺点无所谓,但成事之所以难,是成事要求的一个人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是矛盾的。
这种矛盾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修为和心性的磨炼去化解,去维持微妙的平衡。这种「中庸」我之前讲过,就好像一个滑板在海浪上,站在上边能保持不掉下去已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了。
↑ 239元,新的一年冯唐教你成事 ↑
第三条,成事的人要耐烦。
曾国藩说:「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耐烦」二字是做任何事的首要修养。既然要成事,就要做事,做事哪有不烦的?既然要做事,就要耐烦。
第四,成事的人要保持精力旺盛。
精英实际上是精力旺盛的英雄,如果没有精力,你的一切情商、智商都是零,成事的前提就是精力旺盛。
你只需要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去想清楚百分之八十重要的事情,这样就能产生比百分之八十还好的效果。省下百分之八十的力气,一,你可以再做其他更多的事,二,你可以去休息休息;回来,你可以让你这百分之二十的力气,变成像刀子一样快。
心神是君,身体是臣。如果做到累身不累心,再怎么累也累不垮,甚至很快乐。
曾国藩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的。
最后针对精力,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五公里之内不坐车,走路。
↑ 239元,新的一年冯唐教你成事 ↑
第五方面,成事的人要忍不住做事,要不好意思不做事儿。
这个人是不是在能不能做事的环境下,都偷偷摸摸要做事儿。今天都拿曾国藩举例子,他是一个经常爱做事、不得不做事儿的人——他说:「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於通国不能相容。」我在湖南、江西的时候,全国都容不下我。
「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然造端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但是我这个事儿起的太大了,本来都是不顾自己生命想去干的,现在何苦在乎别人夸我还是骂我?
「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戌午复出,誓不返顾。」我是抱着一颗为天下的心去干了,现在我巧立一个名目退出。像这种事儿,我劝别人说你应该忠、应该义,而我自己却苟且自权,苟延残喘;自己作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即使我的魂魄都会有羞愧,我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他就会付出。而且这次,我想说我一定打到生命的最后。
「魂魄犹有余羞」,这不是「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那种诗意,而是任重道远,誓不反顾的决绝。前面是必然的辱骂和很可能的死亡,后面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一个修炼成了的成事人,还能一往无前,除了对成事方法的谙熟,对不朽的渴望,内心最深处还都有一股蛮荒之力。
这种认识,有几个人能做到?
第六,成事的人要知道如何去躲藏。
曾国藩的说法是这样的:「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真正成事的有修炼的人,是有独立于这个世界的志向,不能轻易让别人看到;「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他是有非常大的勇气,但是不会轻易把这种勇气发泄在外。
这句话,如果说得比较地头一点,就是牛在心里:一不要装,二不要吹。
最后一点,讲成事之人在决定性的瞬间,要能够挺上去。
曾国藩是这么讲的:「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仍只争临阵须臾之顷。」
你会发现有些能天然成事的人,在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他能挺上去,能走上去,能站在中间,能把这个责任和这个任务,担当下来。
梁朝伟在伦敦喂鸽子的广场,名字叫「特拉法加广场」。我也去过这个特拉法加广场,是坐了十个小时飞机从北京飞去伦敦。我没有喂鸽子,我是跟一个人讲,我这两天一定要见到你,我要跟你谈一个事情。
后来就跟这位老哥在特拉法加广场旁边吃了个中饭,把事情谈了。他说:「你给我一天,让我做决策。」然后我吃完这顿饭,又坐了十个小时飞机,从伦敦飞回了北京。后来因为吃了这顿饭,这件事就成了。
我现在想起来,在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我是能挺上去的。虽然世界有可能有各种其他的变换、其他的可能,但是我一点也没后悔,我来回飞了二十个小时,就是为了那一顿饭。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天赋?
掌握了坚持锻炼天赋的心法能不能替代天赋?
怎么样才能持续「成事」?
……更多关于「成事」的心法绝技,就在
【冯唐成事心法】
听跨界高手冯唐的成事心法,获得持续成事的能力!
↓ 更多人文社科精品课程尽在澎湃 ↓
看清200年间全球化的演进|【全球化简史】
25封家书诠释知行合一|【王阳明家书】
末日中兴·三十年洋务运动史|【大清王朝1860】
历史为你所用|【复旦名师中国通史课】
融会贯通中西管理学精义 |【曾仕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探寻神秘古希腊 |【古希腊文明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