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二十年,民营房地产企业靠自身的机制优势、反应优势、速度优势大举扩张,攻城略地,诞生了一个个巨无霸式的房地产企业。
恒大、碧桂园、万科、融创、绿地成了巨无霸中的巨无霸。
根据克尔瑞的数据。
2020年销售金额民营五巨头:
第一:碧桂园,7888亿元
第二:恒大,7035亿元
第三:万科,7011亿元
第四:融创,5750亿元
第七:绿地,3567亿元
由于绿地除了房产销售业务外,基建业务也非常庞大,实际营收比前四名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
恒大集团营收735.1亿美元,排名122位
碧桂园营收670.8亿美元,排名139位
绿地集团营收661亿美元,排名142位
万科营收607.4亿美元,排名160位
融创营收334.2亿美元,排名364位
由于过去地产行业一直维持着两高两快模式:
高杠杆、高周转、快拿地、快销售。
这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一旦房地产市场下行,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销售变慢导致无法快拿地,快拿地、快销售的模式受阻必然导致高周转的崩盘,进而引发高杠杆的债务危机。
所以过去两年来,房地产企业纷纷爆雷。
如果我们打开房地产公司,尤其是最大的五家民营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因为债务规模太大了。
那我们一起看看五大地产公司的债务规模吧。
截至2022年6月底,
碧桂园:总债务1.59万亿元
万科:总债务1.487万亿元
绿地:总债务1.19万亿元
由于恒大、融创这两家在推进债务重组,一直未公布最新财报,所以他们的债务情况停留在2021年。
截至2021年6月底,
恒大:总负债为1.97万亿元。
融创:总债务9971.22亿元。
四家企业总债务高达7.3万亿,多么可怕。
而这7.3万亿债务的构成主要是:
一是买房人的购房款
影响的是千家万户,一旦楼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甚至许多人会断供,进而对银行等金融体系造成打击。
所以保交楼是重中之重。
二是银行的贷款
将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坏账率。
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是来自市场的债券(有部分是美元债务)
房地产公司债券暴雷对整体债券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房产企业发债的难度和利率都会进一步上升。
债券暴雷,可能导致对房产公司的破产清算。
目前许多房产公司这方面的暴雷很多,大多数申请了展期。
恒大、融创正在推动债务重组,能否成功不得而知。
四是下游供应商的欠款,如建筑商、建材商、家具商、电器商。
许多建筑商、装潢公司、黄沙、水泥、钢材,甚至空调、地板等等一系列的公司都受到了影响,许多公司都计提了坏账损失。
这些公司一旦回不了款,有可能影响许多工人的工资。
我们知道货币有乘数效应。
实际上贷款还具有乘数的负面效应。
就是一旦房地产企业债务出现问题,就对购房人、金融市场、供应商等等造成一系列的打击。
比如建筑公司就会被拖欠款项,建筑公司没钱,许多农民工工资就发不出,进而影响稳定、影响消费。
现在终于到了民营地产集体退场的时候了,只不过市场没有一滴眼泪。
购房人恐怕也不会报以同情的眼光,更不会落一滴眼泪。
这才是民营地产巨头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