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于振甲不顾法令,因为于振甲爱惜自己名声胜过一切,所以靳辅陈潢不能按计划炸堤泄洪。
因为没有炸堤泄洪,所以黄龙冲毁了还没有完工的肖家渡减水坝,造成了三省水灾。
因为黄河决堤毁了肖家渡的减水坝,所以备受打击的陈潢不吃不喝一心求死。
因为黄河决堤了,所以索额图连夜召集索党成员在索府开会,商议一定要趁此机会先扳倒靳辅陈潢,然后再让自己的人拿下河道总督这个肥缺。

而靳辅,则是最能稳住大局的那个,他在带领河工抢修河堤,派人照顾陈潢的空隙,还跟自己媳妇说,说不定皇上会迁他到儿子流放地,那他就带着媳妇去,一家子就团员了。
听他如此说,他媳妇还高兴地说那好,只要不管这边这些烦心事,就好。
再看明珠,他知道河道的重要,也知道河道总督是肥缺,他的心思就是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落到索额图的手上,只能落到皇上手里。
所以他赶紧找高士奇商量保靳辅陈潢。
高士奇知道黄河决堤就是事,无论靳辅陈潢平时怎样实心任事,但是一旦决堤了,他俩就得领罪。
所以第二天,高士奇就抢在索党之前上奏靳辅陈潢之三宗大罪,说起二人皆由风尘中得皇上赏识,屡受嘉奖,本应为百官之表率,此次却误国,功败垂成大失所望等等等等。
看着高士奇说了一大堆,其实他说的这些罪都是可大可小的,而且指出二人是由风尘中得康熙赏识,就是想让康熙想起自己要用这二人的初心,从而从轻发落。
这一点康熙知索额图明珠也知道,都是些老狐狸,个个精着了。
所以高士奇还没说完,伊桑阿就不顾明珠对他一再阻止,直接就用「巧言令色」给打断了。
伊桑阿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杀了靳辅陈潢,才能平民愤,才能正国威。面对伊桑阿的意愤填膺,高士奇自然有的是言语堵他,口才上伊桑阿绝对不会是高士奇的对手。

眼看着作为先锋官的姑爷要败北了,幕后黑手索额图就亲自上口,说自己收到消息称河道上与反清复明的贼人有勾结,近期就有暴民要闹事。
看这,为了扳倒靳辅,这瞎话张口就来,一下子就给靳辅陈潢扣了个谋反的帽子。
然后一再表明,靳辅陈潢是首患,斩此二人,就能平了暴民。

不过就算他索额图跳出来了,但康熙还不发话砍人。
这时索额图就把他的杀手锏推了出来,弄了一个崔维雅出来。这位崔大人,曾经是王光裕手下的官员,在河道上也混过几年日子。调离河道后又因为贪污被罢了官。
这个崔维雅,一上来就给靳辅陈潢列了24条大罪。
然后索额图就请旨让伊桑阿带着崔维雅以及一众大臣去勘验河务,要逐一核实所列罪状。
在看过这所谓的24条罪状后,高士奇就主动站到了索额图这边,赞成索额图推荐的包括伊桑阿催维雅在内的,所有的勘察河务的官员前去。
事后明珠责怪高士奇,说是让伊桑阿崔维雅去,分明了就是问罪,高士奇不该跟奏。

高士奇给明珠的解释是不能在皇上面前与索党一再争,再争在康熙眼里就成了党争。
其实也是,之前高士奇为靳辅陈潢说话,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但当索额图提出24条罪状,又要派钦差去核实时。就没必要争了,既然有罪,就得逐一反驳。再做无所谓的争执,就真的成了故意袒护靳辅陈潢。
而且高士奇康熙明珠等人都看过那24条罪了,明珠不懂河务,康熙与高士奇也不懂。但那自称河伯投胎的陈潢懂啊,所以半吊子崔维雅想从河务上给靳辅陈潢找事议罪,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就是自取其辱。
而且高士奇很明白陈潢在康熙心中的位置,在官场上,陈潢就是一个二愣子,一个傻子。如果康熙不是看他真的有治河大才,恐怕他早就被砍头了,因为前一年还有阿席熙王登选参他是反清复明的贼子呢。
再退一步,索额图想要扳倒靳辅陈潢,把河道总督的位置收入自己麾下的意愿太明显,太心急了。所以他拉出来的那贪污犯崔维雅,根本就不是能胜任河督的人选,自然也就不值一提。
鉴于这一堆的原因,所以高士奇赞成索党派人去勘察河务。让伊桑阿崔维雅肯定靳辅陈潢的付出,就跟给索额图吃了个苍蝇似的,让他恶心还不能吐,才是对这二人最好的保全。

果然,伊桑阿领着一群大员趾高气昂地去勘验,还把要作陪的靳辅推开。勘验了三个月后勘验官员与河道官员开会,把那24条罪提出来让靳辅陈潢逐一解释。
得这一解释,半桶水的崔维雅那里说得过陈潢靳辅,急了就用钦差身份压陈潢。陈潢反问他钦差大臣就可以不讲理么,这位大佬,居然立马就接了一句「可以」。惹得与会人员个个偷笑。
靳辅陈潢死不了了,崔维雅也被索额图给揍了一顿,不过伊桑阿还是让索额图给崔维雅一个布政使得差事,得,这崔大爷又有地贪污了。
此计不成,索额图再生一计,让靳辅领着河道官员进京与户部商议赔偿,让靳辅陈潢二人自己掏钱修建被洪水冲毁的堤坝。
靳辅是见了康熙,但康熙可没让靳辅掏钱修堤,再说靳辅也没钱啊!
事情到了这一步,明珠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半夜三更的还跑到高士奇家里相商。
不过没让他等太久,就在明珠在高府喝茶的时候,康熙就微服来到了高府,吓得明珠只能躲起来。
但躲起来的明珠还是听到了他想要的好消息,康熙是向高士奇通气,钱还是户部出,因为靳辅清廉,只是要高士奇这样笔杆子做一手好文章,让索额图没办法反驳。
只是康熙来的仓促,高士奇忙得连给明珠的茶碗都来不及收。所以康熙进门就看到了那两副茶碗,高士奇知道康熙最反感大臣私会 ,所以在康熙问起时,就说是自己请了一个大夫来讨论医术。
康熙再问他看什么医术,高士奇立马拿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再问他为什么想起看医书,高士奇回说因为看到奏报上说遭灾的三省瘟疫流行,看医书是想找出好方子。
这样一通问答,康熙的疑惑解了,高士奇还在康熙心里落了个关心民生,一心为朝廷的好官模样。
这一关,过了,靳辅陈潢,皇上,高士奇明珠,五个人费心尽力地过了索额图的关,这都叫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