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3年,外戚程遐担忧石虎对外甥的江山动手,便苦劝石勒:「陛下,石虎此人凶残至极,若不提前防范,太子必定难以坐稳皇位!」

察觉身体每况愈下的石勒却是怒斥道:「你总是让我杀他,难不成是为了方便你以后自己专权?」
听闻此言,程遐顿时吓得跪倒在地,口中接连大呼:「陛下!微臣只是看出石虎此人不甘人下,这才选择将此事告知。」

石勒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沉思良久后方才示意他离开此处,对于程遐的担忧他的心中也很是了然,但是身为后赵国君、知晓风雨欲来风满楼的他,最后也还是没有听从程遐的提议。
从最低贱的奴隶身份迅速爬到后赵帝王的石勒,从西晋王朝八王之乱的事情上面就考虑到了继承人的问题。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因此在公元319年登上帝位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石勒也知道要开始给太子石弘好好的铺路了。

石勒立石弘为太子的时候,原本准备让那些拥有儒家思想的人来辅助他,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不对劲了。
由于石弘此人实在是太过于文弱,整天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搞文学,如今强敌环伺左右这样的太子明显不是手握重兵,且久经沙场的石虎对手。

考虑来、考虑去,最终石勒才惊喜地发现晋武帝司马炎的方法,对自己如今的处境竟然是如此完美,因此就开始了两手准备:
一边安排石宏为秦王、石堪为彭城王,让他们在外地领兵驻扎,让朝中的那些外戚跟权臣石虎对日后的皇帝能够保持敬畏之心!
一边安排严震、徐光、程遐等人共同辅佐太子,并且强化太子石弘的权力,略微剥夺、削弱一些侄儿石虎的实力!
在石勒看来自己百年之后,哪怕太子难以担当重任,以皇后刘氏、贵妃程氏为首的外戚,想要如同西晋时期的杨太后以及皇后贾南风那样掌控朝堂,那么侄儿石虎也能跟她们斗上一斗!

石勒认为自己的安排万无一失,然而中书令徐光和外戚程遐始终都认为,石勒去世后石弘肯定不能驾驭石虎,因此这样的人必须提前除掉。
某日石勒借助酒醉向徐光等人询问自己的功德,得到众人的纷纷回应,超赞他雄才胜于汉高祖刘邦,伟略超过魏武帝曹操,自三王五帝以来仅次于黄帝!
石勒看着眼前的众人,虽然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因此便用话语敲打道:「人贵在要有自知之明呢,朕如遇到汉高祖,定当俯首称臣,与韩信、彭越并肩齐驱。如果遇到光武帝刘秀,还可以跟他争一争天下,不知最后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欺侮孤儿寡妇,以狐媚来夺取天下,我应当处在二刘之间而已,哪能跟黄帝相比?」

石勒说出这样的话,显然也是担心自己的子女会遇到曹操、司马懿这样的人,因此这次敲打即是警告这些乱臣贼子,也是哀求他们万万不可招至千古骂名。
因此程遐屡次三番地要杀石虎,才让石勒感觉他居心不良,因此怒斥这么做是为了方便他自己以后专权吗!
程遐此次无功而返的消息,被石虎得知后就开始了一系列动作,首先趁石勒如今重病缠身,就用这个消息忽悠那两个在外领兵的藩王回京,然后将他们软禁起来。

在石勒去世后,直接带兵包围了皇宫,然后挟持太子石弘,还将程遐、徐光等托孤大臣都斩了个干净。
太子石弘被迫称帝后,石虎就开始总领朝廷大小政事,然后废黜并杀死刘太后,尊石弘的生母程氏为皇太后,公元334年杀了皇帝石弘,石虎就这么爬上了皇位。
后世有很多人对晋武帝司马炎跟石勒的做法极为不解,认为他们的做法实为取乱之道,就这样的人还配做皇帝?在他们的身上感觉到了很大的优越感!

然而,实际这些事情真的事情就这么简单吗?他们不但作为帝王、其本身更是开国皇帝,他们又何尝不知道怎么做有风险?
然而倘若石勒真的选择,将石虎等对太子石弘有危险等宗族全部诛杀,那么极有可能如同东西两汉时期一样,后赵皇帝会成为那些外戚的傀儡!
而相对于东西两汉当时还是身处在和平的年代,后赵当时不仅有众多的外族人虎视眈眈、在他们的身边还有东晋王朝企图王者归来!

因此,将当时的形势与周围国家虎视眈眈的原因结合考虑起来,作为开国皇帝的石勒选择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
结语
只是可惜的却是,石勒低估了侄儿石虎的决心,高估了刘皇后、石弘以及那些外戚的实力,最终导致自己费尽心机布置的棋盘,就这样被石虎给整锅端了,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