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2022-11-24历史

契丹族,曾是我国强至一时的漠北强族!这样一个曾令中西亚、东欧地区胆颤的民族,在被金朝灭亡后,百万契丹人却不知所踪,契丹族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1996年,契丹文字研究专家刘凤翥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的信时一脸茫然,显然他也不知道这是谁寄过来的信。可当他看到内容后却惊喜万分。立刻吩咐助手整理行李,前往寄信人熬拉·丘志德所说的地址——莫力达瓦自治区

刘凤翥耗尽半生的心血,研究契丹族的文化、查阅相关史料,希望可以找到契丹族的后裔,揭开当年契丹族消失之谜。但一直以来,刘凤翥都宛如原地踏步,总也搜寻不到那个答案。

那么,这封信中到底传达了什么信息,能让他惊喜万分?刘凤翥是否真能揭开契丹人消失之谜呢?百万契丹人人间蒸发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刘凤翥

中华灿烂文化中的璀璨契丹

契丹的起源是一个「白马青牛」的美丽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神乘着白马,有一个女神驾着青牛车,在土河(今老哈河)和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两人相爱,结为夫妇,就是契丹的始祖,他们生下八个儿子,分居各地,经过繁衍生息,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号称「八部落」。

当时的契丹族还很弱小,经常被强邻袭扰。与中原的关系一直是时战时和,反复无常,如同玩「过家家」一样。

到了唐朝初期,契丹各部落形成为了大贺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唐朝。但随着唐朝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以及契丹的有意扩展,其部落日益壮大,部落的首领,也起了自立为王的心思。

而契丹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趁唐朝内乱,以一己之力,降服其他七个部落,致使契丹得以统一,并创建契丹国,一举化身为漠北最强民族。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并为了能成功篡位,起兵造反,以燕云十六州为礼物赠予契丹,且主动提出每年向契丹进贡岁币珠宝,希望得到契丹援助,契丹欣然应允。

燕云十六州归为契丹后,契丹日渐强盛,又年年接受着中原的岁贡,至此成为了中原难以抗衡的强大势力。而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得中原大地至此门户大开,再难以抵抗北方铁骑。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而中原地区,赵匡胤以铁血手腕统一了全国,建立起宋朝。

即便中原统一,人高马壮、骁勇善战的辽也并不将重文轻武宋放在眼里。

辽军统帅萧挞甚至仅带几名轻骑就到宋军城下叫嚣,然而宋军也并非皆是草莽,一箭便将萧挞击落下马,辽军震惊之余,士气更是大不如前,军中甚至传出宋军强兵强弩的流言。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便是军心动摇,这番流言之下,辽军早已军心涣散,倒是宋军信心大起,胜负的天平瞬间倾斜。

然而此时宋真宗却做出了一个令辽欢喜不已,令宋兵扼腕叹息的决定,那就是签订檀渊之盟。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檀渊之盟中规定,宋需每年向辽进贡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辽则不可再犯宋之边境。

宋真宗可能永远也想不到,正是他的这个举动,让辽国靠着宋朝的进贡,以及多种文化制度的改革,使得辽国经济文化和疆域进入了鼎盛时期,彻底成长为了一个盘踞一方的雄狮。

鼎盛时期的辽朝疆域从东延至日本海,由西则到阿尔泰山,北达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

在政治方面亦是层层改革,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反对严刑峻法,为百姓着想,使辽朝百姓富裕。

军事力量与影响力甚至涵盖至西方地区,因此「契丹」这个称谓,在唐之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都将其视为中国

此时的辽朝疆域辽阔,文化大融合之下的百姓,亦是富足。得民心者得天下,鼎盛时期的辽朝如此,没落时又何尝不是呢?

合久必分定律:契丹的没落

1055年,辽朝的第八位皇帝,辽道宗即位。

辽道宗的执政为辽的覆灭埋下了一颗名为「负民心」的炸弹。

辽道宗名为耶律洪基,是一个如同秦二世般的存在。

腐朽奢侈。他在位期间,笃信佛教,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使得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忠奸莫辨。以耶律乙辛等奸臣为心腹大臣,代理朝政,并听信其编造的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毫无查证便逼迫皇后自杀。

大殿之上,道宗对皇后哭喊得「冤枉」充耳不闻,甚至抱着怀中耶律乙辛送来的婢女笑的开怀。

为了不让皇太子耶律浚登基对自己不利,耶律乙辛设计故意陷害他要谋图篡位,而辽道宗竟然信以为真,不顾诸多大臣的劝告直接将太子囚禁与宫中,直至太子被人暗杀。

他在位期间,辽国朝政腐败,国势逐渐衰落。

1101年,道宗病逝,皇孙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

天祚帝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爱好,那就是他喜欢饲养一种名为海东青的猛禽,然而海东青的数量极为稀少,而且栖息地位于辽朝的附属部落——女真族,因此天祚帝身边的海东青大多来源于此地。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由于天祚帝的爱好,使得其身边不少奸佞为了取得他的欢心,而远足至女真捕捉海东青。

每每人来,不仅打着天祚帝的名号,更是依仗着自己强兵强将欺辱女真当地女子,甚至掠夺其为数不多的物资。

由此使得,女真人对辽埋下了一颗颗仇恨的种子。

1112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召集附近女真族的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的天祚帝竟令诸位酋长为他跳舞,如此屈辱的行径,各个酋长虽内心愤怒,但忌惮于辽朝势力,不敢不从。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屈服,稳坐其中。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看着完颜阿骨打公然忤逆自己,放做平时,天祚帝早已下令斩首,此次或许是醉酒使然,挥挥手便将其赶出了宴席。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也更加不和。

九月,完颜阿骨打再一次看着自己的子民被欺辱后,决议不再奉诏。可是不奉召便要挨打,他不过女真部落一个小酋长,又怎能与偌大的辽朝抗衡?

思索之下便决定先从统一女真部落开始,如今辽朝腐败,周围附属于辽的部落早已对其心生怨言。

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并未将仅有两万兵力的完颜阿骨打当作一个重大威胁。

可随着一封封城池失守的战报传来,随着派去镇压完颜阿骨打的军队一次次战败,随着起义部队一天天的增大,天祚帝才突然反应过来,辽国政权面临了极大外部威胁,必须即刻重兵镇压。

可是派谁去呢?鲜少过问朝政的天祚帝一时犯了难,深受天祚帝信任,此时却别有用心的耶律章奴上谏,「陛下本就是天选之人,只要陛下亲自御兵镇压,他们怎敢不从?」

身边人也跟着附和:「陛下天人之姿,此番前去必能大获全胜。」

天祚帝被吹嘘的飘飘然,大手一挥,亲自挑选70万精兵,于1115年御驾亲征。

可是耶律章奴真的认为这个整日只知吃喝玩乐的天祚帝能胜吗?不,当然不是,他只是为了支开天祚帝,趁天祚帝领兵打仗,后方力量薄弱之际,起兵造反称帝。

刚刚来到前线的天祚帝还没开始大展身手,就有朝中急报传来,信中提到:耶律章奴叛变!速回!

天祚帝怒不可遏,立马领兵折返,决议除掉耶律章奴之后,再镇压女真的叛乱。

正是这个机会,已经建起金国的完颜阿骨打占领了辽朝东京和沈州,并以此为基点愈加壮大,后期更是频频掠下辽朝城池,扩疆展土,等天祚帝安定完内部叛乱之时,完颜阿骨打就已直逼辽朝首都。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1117年金国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

在这短短的数十年内,几千精兵起义的金国,将庞大的辽国铲除得干干净净,看似雄霸一时的辽朝,就这样被弱小的金国,轻而易举地取代了。

女真一族起义,便是多是源自对辽的愤恨,此番占领政权,更是有不少女真族人扬言,要将当初受到的屈辱,百倍奉还。

因此在金国彻底夺取政权后,女真族积攒多年的仇恨导致他们对大量辽人进行屠杀,有的地方甚至直接被屠城,这也导致一百五十多万契丹族的人口大幅度锐减。

尽管契丹人死伤无数,可是仍有大部分族人存活了下来,然而剩下来这些族人却随着辽国的覆灭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不仅失去了他们后裔的记载,甚至连他们当初创有的书籍、独属的文字都没有留下。

那么这存活了两百多年的灿烂文明,怎么会就这样凭空消失呢?剩下的契丹人去了哪里?他们的后裔又在何处?

失散的契丹人原来在这里

契丹人的消失,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谜题,多年以来,各界对其的猜测更是众说纷纭。

我国的契丹文化专家,亦是坚持不懈地寻找契丹文物以及契丹人消失的真相。

随着他们的努力,这些真相也慢慢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一部分,是在辽朝灭亡后,被屠杀余下的大多数契丹人,成为了金朝的臣民。但是随着阶级与民族矛盾的加深,契丹人不堪忍受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与剥削,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这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使得契丹人在金朝时期出现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1160年至1162年,西北路契丹人为反对海陵王南侵强征丁壮,在撒八、移剌窝斡等领导下发动反金起义。起义被镇压后,金朝统治者为防范契丹人再次叛变,将原居住在西北草原地带的契丹人迁往东北地区(主要是嫩江中游以西雅鲁、绰尔河流域及上京地区),使「与女直人杂居」。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第二部分是在随金军南下征宋而迁至中州(中原、黄河以北地区)地区。

1201年契丹人耶律德寿于信州聚兵数万发动了起义,然而这次起义的结果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耶律德寿只好加入了正在崛起的蒙古族,1212,契丹人再次发动反金起义,拥兵十余万,起义失败后,与子薛阔等投奔成吉思汗,而与耶律留哥分裂的喊舍所部五万余人进入高丽。

1218年,耶律留哥领蒙古、契丹兵入高丽,大败喊舍,大部分契丹人被迁回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

那么东北、蒙古这些地方人数众多,又如何寻找契丹后裔呢?

这便不得不提起那封来自内蒙古的信了。

来到莫力达瓦自治区的刘凤翥心中激动万分,因为他发现达斡尔族的传统服饰,有着浓重的契丹族服饰风格。

更让他惊喜的是,达斡尔族的年轻人们都非常喜欢一项体育运动——曲棍球。

要知道,这项运动运动被很多史学家证实,最早是由契丹人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契丹士兵的灵活性。

在当地生活的时间越久,刘凤翥也越发肯定心中的猜想,可是说到底,这些也只不过地推断,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正在刘凤翥发难之际,他的助手为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分子考古学,就是我们常说的DNA检测技术。

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揭开谜团露踪迹

刘凤翥当即同意,因为曾经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境内,曾经出土了一具契丹女尸。

刘凤翥在获取了女尸身上的特定DNA链后,又在达斡尔族中选取了数名血统最纯正的年轻人,通过DNA对比后发现,达斡尔人的DNA序列和契丹人的DNA序列十非接近!

由此也证实了达斡尔族,的确是曾经辽朝契丹人的后裔。

由于曾经契丹文化对汉文化的融入,以及出土资料较少的缘故,时至今日,契丹文化对我们来说仍是谜点重重。但相信未来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可以揭开契丹的文化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