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渐入尾声,小雪节气后,北方地区气温逐步走低,但是,由于今年入冬后南北地区气温普遍偏暖,南方多地气温仍未跌破10℃,传统腌腊活动或将顺延至11月末开启!而在生猪市场,本月猪价跌势不止,此前几日,猪价有横盘企稳的表现,部分养殖户以为,在腌腊利好支撑下,猪价或将开启涨价周期,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猪价反弹明显遇阻,受供需博弈加剧,市场看跌情绪升温,猪价明显恶化,市场呈现显著下跌的表现,那么,即将到来的腌腊利好能否「挽大厦于既倒」?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据猪价数据分析,受屠企大幅压价,11月2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平均价下挫0.48元,生猪均价跌至23.25元/公斤,国内市场猪价全面下挫,多地下跌幅度达到了0.6~1.1元/公斤!

其中,在北方地区,东北市场,猪价全面下跌,黑吉辽行情跌幅维持在0.6~0.85元,黑龙江均价跌至22.5元/公斤,低价猪源逐步触底22元/公斤。而在南方传统高价地区,目前,川渝市场下挫0.4~0.5元,均价跌至23.8元/公斤,江浙两地下跌0.3~1.1元,江苏行情陡降1.1元,跌至22.9元/公斤,而在华中地区,河南市场触底22.8元/公斤,在华南两广地区,猪价跌至23.1~23.7元/公斤!

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跌回8月底的行情,此轮猪价累计下跌幅度高达6.1元/公斤,养殖端出栏盈利大幅缩水,自繁自养头均出栏育肥盈利也跌破了900元,市场呈现显著下跌的表现!
个人认为,临近消费旺季,猪价不涨反跌,市场呈现显著下挫的表现,关键在于市场情绪表现悲观,根源在于阶段性「供强需弱」的表现!
目前,国内猪肉零售价格水平依然偏高,五花肉价格普遍在20元/斤上下,这也极大的限制了需求积极性,尤其是,最近几年,消费者直观感受是「口袋越来越紧」,消费谨慎情绪升温,尤其是,进入年底居民生活开支大幅增加,对于「口腹之欲」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猪肉居家消费热度降温,而集团化需求也捉襟见肘,受口罩问题影响,餐饮、团膳需求降温,很多人员密集型的行业被迫停工,市场集团化需求支撑偏弱,国内批发市场,下游贸易商接货表现低迷,白条猪走货迟缓,进一步限制了猪价的反弹!
另外,进入11月份后,由于市场对于后期猪价预期下降,养殖端压栏情绪松动,前期补栏中低标猪的二次育肥也顺势出栏,生猪出栏均重不断增加,猪肉供给能力也明显改善,这也加剧了阶段性猪价的颓势!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临近腌腊周期,但是,消费市场以及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表现较为明显,猪价持续恶化,均价重心不断下移,养殖户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腌腊利好的到来!然而,作为传统美食文化的腌腊活动,能否「挽大厦于既倒」?
个人认为,江浙、湖广、川渝以及贵州等地,每年11月下旬后,将迎来传统腌制腊肉的周期,不可否认,受传统习惯影响,虽然,猪肉价格相对偏高,但是,居民仍有一定制作腊肉以及熏肉的习惯,这对于阶段性市场猪肉消费有直接的利好,而据了解,月底南方地区将迎来一轮较强冷空气,此时,天时地利下,个人认为,阶段性市场猪肉需求或将明显提升,猪价仍有趋势偏强的支撑!但是,理性来看,由于年底前,猪肉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或将大势所趋,因此,猪价短暂冲高后,12月中下旬仍有震荡下行的风险!

恶化!11月24日猪价显著下跌,腌腊利好能否「挽大厦于既倒」?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