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搞笑

要么一封了之,要么一放了之

2022-11-23搞笑
要么一封了之,要么一放了之

老家村里的群里前几天有人发个消息,说隔壁村一家人搞得大棚种菜,白菜现在卖不了了,也不要钱,只要有人来帮忙把白菜拉走就行。

上次听河北一个朋友讲,他老家沧州农村已经被封了一个月了,他妈在家里没菜可吃,只剩下院子里的几个萝卜。

想起来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那个故事,因为煤生产得太多,煤矿工人失业了,用不起煤,冬天只能冻着。

我们现在一边是各地群众抱怨买菜难、买菜贵,一边是各地的菜农的菜烂在地里没人管。

其实之前上海被封控的时候也一样,一边是市民买不到菜,一边是郊区种菜的人只能眼瞅着菜烂在地里,毫无办法。

新疆的棉花至今还在地里放着,也没有什么办法。就像三四月份吉林和河北一些地方的农民无法下地春耕一样。

之前直播的时候,有个河南的网友还讲过,他们家那边的事情。

他们家所在的县产蔬菜,隔壁县产水果,平时互通有无,你有菜吃,我有水果吃。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封控,他们县的蔬菜卖不出去,没有水果吃,有些人只能拿萝卜给孩子当水果吃。

隔壁县的水果卖不进来,也买不到菜,有些人只能吃水果当蔬菜。

市场需要流通,不光是人,也包括物资,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而且,随着市场演化,会逐步形成分工和产业聚集,不太可能所有人都像以前的自然经济一样,自耕自足,种什么吃什么。

但随着这几年疫情此起彼伏的封控,这种分工就显得不太行了。尤其是一些城市的长期静态管理,加上有些地方动辄阻断交通,切断物流 ,也让人觉得还是自给自足好,市场是靠不住的。

所以,今天【农民日报】发评论说,地方上防疫不能一封了之,也要考虑具体情况。之前国家相关部门也表示,不能一封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疫情管控时要有人文关怀。

但对具体执行的基层工作人员来说,这个要求其实是不可能的。上面可以既要又要还要更要,基层能够做的就是一刀切,严防死守。

尤其是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要求下,地方各自为战,越是基层,越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地方,防控的资源越少,越不可能精细化,只能一刀切,要么一放了之,要么一封了之,没有中间选项。

所以,上半年被认为特别拉垮的上海,现在又成了一些人嘴里最安全的地方,因为上海仍然坚持常态化核酸,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爆发。

即便是这一轮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上海也没有出现激增的情况。昨天还通知,从24日开始,不仅对外来人员实行落地检,而且还要在健康码分类管理,五天之内除了三天三检,第五天还要做一次核酸,等于五天四检,确认阴性之后才会取消标注。

在这五天之内,外来人员不能进入餐馆、商场、娱乐场所等密闭空间或室内场所,但允许乘坐公共交通。

而在更多的地方,常态化核酸有心无力,只能采取更加简单粗暴的硬核办法。比如有的地方对高风险地区来的人一律劝返,或者强制自费隔离。

总体而言,这一轮加码全国都在加,没有例外。

好在最近还有世界杯,即便是被封控了,也可以宅在家里看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