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搞笑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2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2022-11-24搞笑

「我们这里今年蔬菜滞销的情况很严重,有些人家已经用机器把整片白菜地犁掉了,不忍心也没办法。」
最近,家住河南汝州市纸坊镇姚楼村的姚先生一直在网络上发布求助视频,希望可以帮助自家种植的蔬菜找到销路。

今年的问题,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河南省7500万亩蔬菜的物流和供应链条问题了。

国家出台的二十条抗疫情新规传导到各省市县镇村,这个地理和时空阻隔带来了层层加码,物流被人为阻断了,供应链相应也发生了变化。

从新闻资讯和各大团购电商平台梳理的信息可以看到河南省优质蔬菜菜农困境和纾困措施:

1、供销社体系开始承担社会公共责任,通过供销社自己网络消化一部分蔬菜。

2、各大平台响应社会责任,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相继增加对河南优质蔬菜采购。

3、河南省本地的云仓平台也加入物流和供应链的疏通。

河南菜农手里的菜只有10%能够本土消化,80%需要外运他省消化,疫情阻断了物流和产业链,各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失去了供应链信息交互作用。外地客商如河南收购蔬菜需要办理防疫手续,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城打工需要的通行证。

疫情是影响河南蔬菜流通主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还有很多,河南省政府会和各级政府进行教训总结,要解决这些问题回到本质上,那就是农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投资健全。遇到疫情和其他公共突发状况,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失去自我免疫能力,这是很危险的。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 2 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 2 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 2 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 2 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如何看待河南汝州 2 万亩蔬菜滞销,有菜农忍痛犁掉?


菜农不得不犁地来为种植小麦腾地方,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到明年种植蔬菜的信心,这是河南省要关注的新的问题。

三农专家温铁军带着他农业基金团队一直在探索在农业领域产学研一体化道路,通过引导农民构建投资现代农业思维来运营自己的土地,这里面温铁军一直希望打破城乡二元制体系,也就是让市民可以做一个有土地的农民。市民带着技术和资本做一个懂运营的农民,这样三农就具备了现代化生存和投资的基本条件。然而,中国广大农民一旦被有技术和有资本市民竞争失去土地,那么社会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

学术上建立现代农业考虑到了金融和农业的融合,然而制度体系设计上还需要考虑社会层面的稳定性问题。

河南蔬菜滞销,京津冀经济圈拿不到河南的菜,粤港澳觉得河南菜太贵,这样的市场格局让河南菜农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什么会出现物流链和产业链的双重瓶颈呢?

河南农业口的部门和供销社体系等都需要给出一个务实的工作报告出来,2022年已经结束了,菜农们自己承担风险将蔬菜犁掉了,2023年该怎么办呢?

菜地到菜篮子,中间有多少信息差影响交互。抗疫情和稳民生与保增长,三者关系该如何处理?公务员考试里的申论和面试中,每一个精英都会给出能得高分的答案,这些答案能经得起实战考验吗?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力资源大省。富士康的引进带来工业产业链聚集的基础,农业口也需要一个标准化运营的「富士康」,上市公司牧原和双汇等不能只专注杀猪卖肉,也应该规划一下如何在河南省农业产业链投资上构建一个生态。本省的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本土的公共服务人才的合理使用,这才是河南省在农业上寻求突破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