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搞笑

「老兵永向党奋进新时代」丨杨治明:种植火龙果敲开致富门

2023-03-29搞笑
「老兵永向党 奋进新时代」丨杨治明:种植火龙果 敲开致富门

(茂果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治明在基地为火龙果剪枝)

「老兵永向党 奋进新时代」丨杨治明:种植火龙果 敲开致富门

(杨治明正在山上喂养生猪)

「老兵永向党 奋进新时代」丨杨治明:种植火龙果 敲开致富门

(服兵役中的杨治明)

3月,是火龙果剪枝的最佳时期。走进娄底市冷水江中连乡杨家村茂果家庭农场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七个大棚内的火龙果枝条缠绕在架子上,工人们正在开展火龙果剪枝、除草、施肥等管护作业,为提升果品果质和丰产丰收打下基础。「这个是多出来的芽,还有根上长的多出来的都要剪了,就是为了给火龙果枝条增加营养,让这个花蕾早日出来,结出大果,增加产量。」茂果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治明说。

杨治明是一名退役军人,其创建的茂果家庭农场由最初的40亩荒山秃岭发展到现今800亩的新型家庭农场,并陆续聘用20多名退伍军人、返乡青年和本村村民参与农场建设。在部队练就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杨治明在创业路上越走越远。茂果家庭农场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亮丽风景。

现年36岁的杨治明,2006年12月怀着满腔热血从军报国,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部服役,2007年被部队推荐到廊坊炮兵指挥学院进修,201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1年12月,杨治明退役。经人介绍,他进入福建(中国)安踏体育有限公司任行政部经理。品德优良,作风严谨,使杨治明在公司深受领导信任和员工尊重。

常年漂泊在外,思乡情结日益浓厚。2018年3月的一次返乡探亲,再次改变了杨治明的人生道路。当时,杨治明看到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外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在家务农,村里很多良田杂草丛生,心里不由生起一丝担忧……

在部队时,杨治明喜爱读书看报。他了解到,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湖南是农业大省,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产业一定会有出路。「嗅觉」灵敏的杨治明,看中了大力发展红心火龙果产业的机会,于是他怀着梦想,回到家乡开启了火龙果种植之路。

「刚开始,乡亲们说你在企业当经理,干得好好的,怎么想起回到山窝窝里来种火龙果,一年能赚几个钱?」面对乡亲们的不解,杨治明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肯努力,事情一定能干成。

在火龙果种植的路上,杨治明遇到了各种困难。土地、资金、技术问题等成了杨治明致富路上的「拦路虎」。没有土地怎么办?杨治明就给乡亲们做思想工作,从他们手中以租赁形式流转土地;资金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杨治明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再向银行贷了款;过硬的种植技术,是种植业的「主心骨」。杨治明一边向经验丰富的农民和农技员学习取经,一边购买相关书籍与报刊,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还去福建等地向专家老师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办法。

面对40亩杂草灌丛比人还高的荒地,杨治明自己开荒拓土,挥锄舞铲,一个多月下来,原本皮肤白晳的脸被晒得黑黝,双手也被血泡「洗礼」,全是又厚又硬的茧子。经初期开荒、挖机翻土,再人工去掉茅草根,杨治明先后投入50万元,搭建了七个大棚,栽种了火龙果2万株,火龙果基地初具雏型。

然而,2018年的冰灾,给了杨治明这个种植「小白」当头一棒。因没有做好防寒防护,连续的下雪冰冻天气,让基地的火龙果苗几乎全被冻死了。一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次年,杨治明再次回到山上,收拾好心情,清理好种苗,选择重新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研究学习,杨治明掌握了火龙果的种植养护及嫁接全套技术,也更加坚定了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决心。随着火龙果基地不断壮大,杨治明先后又投入近60万元,修建了农场马路和蓄水池,并以火龙果种植为龙头,陆续在基地种植了无花果、西瓜、软籽石榴、八月瓜、黑老虎等瓜果经济林200余亩,油茶林500余亩,同时开展养殖业,喂养了50多头母猪和300多头生猪,并给基地起名为「茂果家庭农场」。

如今,田地规整、果木茁壮、猪场整洁的新型农场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杨治明高兴地说,「今年,红心火龙果能部分产出,明年将达丰产期,养猪场产值也将达20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好几户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选择了留乡创业。

尝到了甜头,干劲更足了。杨治明陆续聘用了李阿鹏等20多名退伍军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不定期在基地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与帮扶,邀请战友在农场开办农家乐,发展研学基地。今后的农场发展也在他脑海里规划好了:「在现有农场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特色,发展产、养、销、玩、学‘一条龙’服务,通过生产、养殖、线上与线下销售、农家乐、研学活动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杨治明说,今后将以产业园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男 通讯员 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