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疫情伤了孩子、伤了家庭,也伤了学校。孩子的培养出现了很大的水分,这是家庭、学校和国家都不愿看到的,但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没有生命健康,何谈教育。当疫情来临时,每所中标的高校,都是竭尽所能照顾学生,大多数学校掏出储备资金免费提供饭菜,由教职工送到学生宿舍。有人说:学校管理者脑子进水了,自己掏钱吃饭,饭送到宿舍不说,还免费。各有各的难处,正值血气方刚的孩子,让在宿舍静黙上网课,学校出发点是为孩子们健康防疫,但还是怕孩子们偏执,总想给孩子们足够的甜头,只要孩子安心待在宿舍里,校方愿倾尽所有。一高校按四万人,一天一个学生饭菜+饭盒按40元,抛开水电其他开支,光学生饭菜这一项,一天就160万,有哪所高校能扛得住一波又一波疫情的祸害?现在有好多高校已经不堪负重,储备资金用完了。学校如果有病例的情况下,人口密度太大了,与其学生在宿舍上网课,还真不如家里安全。这波疫情以来,有的高校老师在学校一两个月没回家了,在办公室支起折叠床,有课时上课,没课时自驾车给学生送饭,打开车门,满车的饭莱味。
学校、家长、学生、老师都不容易。高校老师也有家庭孩子,我有个同事媳妇在成都那波疫情时就去成都支援了,至今没回来,我同事关在学校一个多月了,两孩子大宝十岁在家上网课,小宝三岁,孩子外婆能照顾温饱,根本辅导不了孩子。每到晚上给学生送完饭回来,同事的孩子在电话里问爸爸问题,爸爸讲不清楚,孩子就哭,爸爸这边也忍不住发火。此情此景,只能说都不容易。可能是站在老师自己的角度上说这些。学生们线上课堂和线上实验,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但孩子大学就四年,到时就得毕业,谁又能有更好的办法呢?咱们家长唯一能做的只有引导孩子,大难之下,向阳而生,奋发自律。
如果你觉得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我们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我们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昧的谩骂,抱怨,逃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愿你所愿,一切安好。

车站等待回家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