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民转公」风潮盛行,不少实力民校纷纷转公。而作为广州首所民转公的初中,「荔湾广雅」的现况如何?
今天我将将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带你走进这所热门学校~
划重点
1. 2021学年起,广州广雅实验学校(「荔湾广雅」)从民办转公办,并更名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东风西路校区,对外公开招5个班。
2. 「荔湾广雅」转公后实行电脑派位,具体方案以教育局公布为主!
3. 转公后免学费,但现初一初二按之前的标准收费。
4. 2021学年起,广雅高中本部复办公办初中,招4个班。
1、设三年过渡期
「荔湾广雅」是2002年由广东广雅中学工会创办的民办初中学校,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东风西路118号。
从2021学年开始,办学19年的「荔湾广雅」从民办转办为公办学校,并更名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东风西路校区。
「荔湾广雅」转办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东风西路校区后,采用与西关广雅实验学校目前相同的办学机制及管理机制。
2、招生范围缩小
「荔湾广雅」转公后,对哪些群体有好处呢?
「荔湾广雅」将一改之前的招生方式,从原来的非户籍生和户籍生可报考,变为只招收户籍生。招生范围大大缩小,其他民办学校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荔湾广雅」转公后,新的学校正式拥有两个校区,一个是南岸路校区、东风西路校区(即原荔雅)。两校区实行统一管理团队、同一管理模式,两校区在统筹管理、活动开展、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将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22年,「荔湾广雅」分组派位,详情可看下图。

3、学费压力降低
「民转公」,对于户籍生来说,最好的莫过于学费不用交那么多了,经济压力降低了。
转为公办学校后,费用是由教育局拨款,学校无需承担,至于学费也会相应免除。
在2021学年,「荔湾广雅」现初一、初二学生按照「老生老办法」,毕业时由「荔湾广雅」颁发毕业证书,继续按照广雅实验学校收费标准和教学模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直至广雅实验学校所有在籍民办学生全部毕业。
4、民校宿命何去何从?
「荔湾广雅」转公的开始,已经意味着民办学校的命运开始扭转了。民办转公办、自愿退出,或将成为民校的「宿命」。
其实,自2020年广州小升初正式迈入「全民摇号」时代,广州教育就渐显「民转公」端倪。
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其招生计划均通过电脑派位方式随机录取。一方面,民办学校丧失自主办学权,生源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民办摇号的不确定性,催生了一部分家长和孩子转而投向优质公办的怀抱。
此时将民办的优秀管理与师资嫁接公办,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5、特色班型,出口成绩
特色班&特色教育:
小岭南班:为了更加系统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特色课程的延续性和一贯性,学校在2020学年初一新生中继续开设面向数理、信息技术创新人才的广雅初高中一体课程。该课程通过数理先修课程、PBL项目式学习、教材整合、思维提升、人文课堂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是广雅中学数理创新班人才的摇篮,为进入清北或国内顶尖高校夯实基础。
课改班:为了充分彰显广雅学子之「广度」,学校在2020学年初一新生中继续开设 「课改班」,通过鉴赏课程及文化寻力等特色课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思维、‘跨界’思维」的精英型人才。
除此以外,其他班级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广雅学子在初中阶段遇见更好的自己。同时,中英数作为基础学科,这三个学科的综合素养能力体现学生的学习爆发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一直注重在不同年级进行「语文大阅读、数学大思维、英语大活动」的学科活动。
出口成绩:
2022年网传ZDB750+,全校平均分730+。
6、顺势而为,不必焦虑
广州初中的教育格局一直都是「民强公弱」,100%摇号等新政的出台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而「民转公」的出现更是为了加强公办学校的影响力,同时降低XSC择校的热度。家长们不必太过于因为此事焦虑,跟随着政策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