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教育

疫情防控不应该是一道自由选择题

2022-11-24教育

中央新冠防疫二十条政策出来以后,我仔细研判文件,得出的结论是文件的初衷是在防疫和经济复苏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成效。立意虽好,但各地情况不同,执行起来,恐难免有违初衷。

这如同班主任给所有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去外面摘一筐桃子,给了几个明令禁止行为后,让学生自由发挥。优等生仔细考虑后选择梯子做辅助工具,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中等生看优等生完成的好,也照猫画虎,找几个砖头垫脚下,摘了半框桃子;差等生比较冲动,急于完成任务,用石头、锄头敲了一地,然后好的,坏的桃子装了一筐。最后桃子堆一起,坏桃子感染了好的桃子。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各个城市表现不一,有少数表现好的优等生;大多数是表现中规中矩的中等生;还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后进生。疫情快速传播,与疫情多点并发,感染速度快,传播力强有极大的关系,但也与疫情中表现的城市管理者水平低下,防控措施僵化迟缓、防疫政策朝令夕改等不无关系。

防疫从来就不应该是一道自由选择题,让各个城市自行其是、自定措施、随意解读政策,这样往往让百姓无所适从,不堪负重,进而怀疑否定中央的防疫大方针。

笔者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了解民情民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一是在全国施行统一的疫情检测认证平台,禁止各地自行开发疫情监测认证软件。从19年疫情开始后,各地政府开发的疫情防控软件如春后竹笋,数不胜数,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结果是各个城市之间互不认可,劳民伤财。如这笔钱用在老百姓的救济补助上,估计会少很多怨言。

二是国家防疫部门向各省会城市派出疫情防控指导组,长期驻地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而不是让各地一把手拍脑袋来决策防疫。这样可以防止因城市管理者水平低下,扭曲国家政策,搞独立王国,层层加码,从让百姓怨声载道。切实让中央的防疫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有效的疫情救济机制。比如疫情期间特殊应急事件的处置措施,不能每次发生悲剧了才去补救,亡羊补牢。再如中央制定统一的疫情救助制度,从中央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因疫情返贫、困难人口的补助,要有具体的统一标准,补助金额能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而不是杯水车薪。

四是疫情防控阶段,国有企业、国有四大银行不能只讲企业效益,而不发挥国企的担当精神,要始终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与百姓同甘苦。如疫情封控期间可以依据社区封控证明暂缓车贷、房贷,不能在老百姓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不间断的抽水,蓄水池抽干了,老百姓也就走上了绝路。

以上仅仅是一家之言,也是一个基层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防疫全国大盘子,从来就不是一道自由选择题,麻绳从来都是从最细处断,一个地方、一个环节的失控,导致的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疫情防控不应该是一道自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