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长白森林 老师发了个微华文头条,转了一篇名字叫【司马南先生与柳传志先生】,文章的意思是说,不能细查老柳这些企业家,不然人家急眼了一群大小企业家全部跑路到国外,中国退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水平,还说人的因素是关键的,就是靠这些企业家的不可替代性呗。长白森林老师的微华文头条说让大家解释解释这里边的逻辑,是啊为什么企业家们带着他们的钱袋子跑到国外,咱们就回退二三十年呢?人家的钱是人家的,咱的钱是咱们的,这混不了。这个问题只要有小学生的逻辑水平就能分得清楚,这是一个客观题,跟年龄多大没关系,答对就是100分。企业家私人钱袋子里的钱影响不了国家的发展水平,也影响不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跟他带着他的钱袋子跑到哪个国家没关系。
于是我在长白森林老师的微华文头条下边进行了发言如下

为什么这个文章的作者的水平还不如小学生呢?根本的问题是「谁养活谁的问题」,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解放,关键是思想的解放,早已经讨论过了,早已经明确了,可现在为什么还不清楚呢?思想发生了倒退。
老柳他们这些企业要发展,国家给扶持,政府给扶持,批地批贷款,要什么给什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这些资源属于谁呢?属于人民。如果说不属于人民,那属于谁呢?属于老柳他们吗?绝对不是。老柳他们的人民银行吗?还是说只有老柳们是人民,其他人都不算人民呢?人民是指大多数人。即便老柳他们是人中龙凤,在普通人当中,找能力和智商能超过他们的肯定不是少数吧,也不是不可代替的。何况老柳联想是国企,起码脱胎于中科院,老柳是国家干部,是人民培养的他。
我想老柳这些企业家应该是聪明人,绝不会像文章作者想象的那样,会跑路到国外,他们明白,他们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跑到国外只能给外国人那些资本家当小小的乏走狗,这个必须接受不了,从情感和利益上都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