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没有能力移民去发达国家的,当然,砸锅卖铁,应该可以勉强出去洗盘子,如果是东南亚国家,我有人脉,也相对熟悉,但绝对不会考虑的。
我亦知道最近大家对于没完没了的疫情和一些地方的过度防控心生怨怼和烦躁,其实我也是,但遇到这种历史的狂潮,我们个体渺如微尘。但,历史的车轮终究会滚滚向前,再难疫情也会过去,春天终将来到。
今日分享一些对移民的所见和想法,仅是个人想法。生活都是这样,旅游也好,移民也好,都可以,但不要抱着幻想别处就是天堂,那不可能;大概率都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去别人厌烦了的地方,身在滚滚红尘,世间哪里有真正的净土?
其实没出国门之前,我很向往国外,对去国外旅行工作移民这种事情,满是羡慕。随着我满世界转悠了几圈后,这个念头彻底熄灭了。真是年少不知家里好,幸好醒悟得早。
其实就是一句俗话可以概括,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宁愿在自己国家做一条自由自在的看家犬,也不去别人家讨口饭吃。也许这个国家有我不满意的地方,但就算是家里人,还会有牙齿和舌头打架的时候,根在这里。
1.种族上的隔离感
我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海外华人—而且是民国时候那一批人,甚至有清朝末年就出去了的。他们中有过得一般般的,尤其清朝出去的那批。他们已经不怎么看得懂汉字了,但还会说华语。这种都是因为家中条件不太好,无钱或无精力去华校读书造成的。
比如我在印尼民丹岛(离新加坡仅需坐船50分钟的一个小岛,是新加坡人周末度假的后花园)上认识的一个华人司机,就是因为岛上根本没有华语学校导致不怎么认识汉字了。而他爷爷那一辈人下南洋,只是在岛上做橡胶工人,勉强糊口。后来新加坡独立,他们可以选加入新加坡或留在印尼,也因为眼光格局原因,没有加入。
后来结果你们懂的,他们三代人就一直困在这个小岛上做岛民,如今司机大哥的孩子已是第四代,据说学习也不好,因为岛上各方面教育等各方面条件太差了,估计过两年初中毕业后就是去酒店做服务生,或者景区开船,给对面新加坡来度假的人服务了。看着大哥憨厚的笑容,根深蒂固的中国人的思维饮食行为方式,心里满是唏嘘。
所以,我不知道这种下南洋的意义在哪里?还不如第二三代人就及时止损回自己的国家呢(那时候新中国有对华侨很好的回流政策,海南就回来了大批归国华侨),中国难道做个橡胶工人的地方都没有吗?
2.种族基因永相随
大家知道我有个泰国师姐,前几天我们聊天,说起在清迈云南菜馆一起吃过的一道牛肉汤,她兴奋得眉飞色舞,说她做得更地道,她当年就是靠卖牛肉汤和锅贴起家的。并马上把做法教给了我,还委托我给她买中国的百合和杏仁粉,十三香,烧烤粉之类寄去泰国。我如获至宝,那可真是民国时期的秘方了,真的是永远改不掉的中国胃。
师姐祖籍云南边境,爷爷是国民党93师远征军,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去了泰国,这支部队如丧家犬一般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异域】这部电影,非常悲惨。我们每次去清迈的行程里,有从清迈去清莱大约3小时的大巴车车程,导游都会放这部电影给我们看,大家看了心里都很沉重,泪眼汪汪,战争太无情,乱世生命轻如草芥,身如飘萍。
师姐说当年真是饭都吃不饱,中午在学拼命吃,因为泰王给学校的孩子们免费提供一顿午餐,回家是没饭吃的,没办法,家里太穷了,没有土地,也没有钱,在异国他乡,两手空空,93师大部分家庭的状态都是这样,当时觉得能够安定下来,异国他乡能接纳已经非常满足了,哪里还敢奢求其它,所以,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后来他们这支部队的后裔,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靠双手打拼出来一片天地,慢慢在泰国站稳了脚跟。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在此之前,我一直误以为,华人都是很轻松有钱的,在国外吃香的喝辣的。
师姐的爸爸,3岁左右就被父母从云南带出来逃难,在泰国长大,可是一生都念着故乡,后来条件好了,隔几年就要回去住两三个月,看看堂兄弟们,给爷爷奶奶上坟,在乡下老家住着到处走走,特别满足,去世前一年身体不好了还要闹着回家,硬是让儿子陪着回去住了三个月。那时候乡下条件也不好,可就是要闹着回去。
我真的要赞赏海外老一辈华人,他们把中国人的礼义仁智信等儒家文化传承得特别好,风度翩翩,君子如玉。师姐的弟弟真的特别孝顺,陪着爸爸回乡下住了三个月,回泰国后,爸爸了无遗憾去世了。
当时我就感慨:姐,你爸爸三岁就离开了云南,为啥总是念着要回去呢?师姐说,因为我爷爷从小就教我们,我们是中国人,是云南人,我们的云南有多美,老家有多好,我们的根在那里,泰国只是我们寄居的地方。爷爷一生都没有机会回去,所以他交代爸爸,一定要回云南,有机会全家都回去,上族谱,落叶归根。我爸爸就一直记得爷爷的嘱托,大陆开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联系云南的亲人,赶紧回去探亲了,云南的亲人也特别好。可也是因为诸多因素他们没有再回中国,所以,我发现,放弃一切出去了,再回来真的不容易。

清迈白庙风景
3.永远漂泊的灵魂
如果说物质上的困难可以克服,精神上和文化上被当地异族打压,迫害,让人无所适从,没有归属感,让他们的灵魂永远在漂泊。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很喜欢历史。所以,每次见到海外华人,我都很感兴趣地追问那段历史。我最喜欢问的几个问题就是,你们对当地的国家有归属感吗?对中国还有什么样的感情?后代若是有机会,想让他们去中国留学,跟中国人结婚,再回去吗?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出来的,是第几代华人了?
这几个问题,我得到的基本上都是:
第一, 对当地的国家没有太多感情,只是当成一个讨生活的地方罢了,当地人亦认为他们是华人,中国人;
第二, 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哪怕已经是华人三代,尤其在国际比赛中,重大事件上,都从血液里冒出来一种声音要支持中国;
第三, 重视孩子们的中文学习,希望有合适的机会,孩子们可以跟中国人结婚,再回去中国,再不济做跟中国有关的生意也好;
第四, 基本上都是三代到四代华人了,第四代(大约95后以后的年轻人)的认同感已经差了一些了。
4.无法融入的当地
他们不是不愿意融入当地,而是人家对他们很提防。当年东南亚某个国家的排华惨案,震惊全世界。
在人家的地盘上,是龙要盘着,是虎也要卧着。在政治,社会福利,教育方面都是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明明是第一名,却要被限制名额,还要被明明不如自己的当地人顶替工作或者上大学的机会。诸如此类,让人如何有归属感?
所以,我看到很多华人,有机会了就拼命去更发达和发达一些的国家,比如澳洲,新西兰,欧美等。我认识的华人里,兄弟姐妹们都是散落世界各地的,因为有更好的际遇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迁走。
如今,我已经开始理解他们,推己及人,如果不是自己的母国,那还不如往更好的方向走。如果中国不是我的祖国,且我的根在这里,我可能也是一点风吹草动就走了。好比我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我觉得广州是个好地方。
但我还是觉得老了是要回老家的,我要去陪着爸爸妈妈,回到我来这个世界的地方。这跟他们是一样的道理,不会把他乡作故乡。只是他们已无故乡可回,于是一生都在迁徙,像永不知疲倦的无法落地的候鸟。
5.文化上的边缘人
每当我看到那些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出去的人,尤其近四十年移民出去的人,总是嚷嚷着国外生活多么舒服,没有压力,人与人之间很纯粹之类,我就想笑。
我们带团去欧洲,尤其法国意大利等近些年治安不怎么样的国家,怕得要命好不好。大巴车箱里的行李也容易被盗,因为团队一直在走动,没有固定的酒店,全团几十本护照只能放导游包里,反背在在前面,我跟怀胎十月似的辛苦,走几步就喘一下。
有一次在欧洲,听说我有个同事把包背在前面也被抢了,我赶紧再加固了几条绑绳,紧紧地系死在腰上,肚子上,用我壮实的身躯铸成护照的长城。只能那啥:人在包在,誓与护照共生死。看到个流里流气的人靠近我,我魂都快惊飞了,这哪里比得上中国的治安,哪里舒服!而且我们中国的警察多好啊,看到就心安,国外好多国家的警察,不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只是政府公器。
当然的确有不错的国家,瑞士,芬兰等北欧国家,又美福利也不错,生活很舒适。可是贵到发指啊,普通人有几个有命享受的?而且它们的移民政策可苛刻了。而且参政议政啥的,想都别想。这还比不上我从老家来广东打工呢。好歹打个投诉电话,很快就有回应处理,还有回访来着,在自己国家想干啥都方便。就算是再不起眼的孩子,也是妈妈的孩子不是吗?
人总在选择和被选择的道路上总想占尽优势,却又顾此失彼的。
有些人出国就说国外怎么舒服简单。在国内要是像在国外那样低欲望,不去逛街泡吧饭馆宵夜,家底也不错,周末就搬个帐篷去郊区晒太阳,也没啥亲朋往来,一样轻轻松松除了孤独。
有些人混到国外刷盘子了,还颇为自豪的说国外关系简单,不会像在国内需要面对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我想说,快闭嘴吧你,都刷盘子哪里来的复杂人际关系,睁开眼睛上班,闭上眼睛才休息,来来回回就认识一起刷盘子那几个人,光活着都用尽了全力。看看华尔街玩的那套,剧本都不敢那样写,你够得着吗?反正我认识好些近十来二十年去国外的华人,到国外二十年,生活范围就在家门口几公里,圈子也是一样的大陆华人小圈子,结婚也是很难找合适的对象,都是跟圈子里的华人结婚。
我去过日本很多次,日本人保守,压抑,生活其实不随意也不舒适的。太过于循规蹈矩,让人窒息。干啥都要预约,有时候还得掐点走,饭都吃不利索,心累。
跟日本人打交道,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成为他们的客户,会把你伺候得跟爹似的。这种文化我没有办法融入,虽然日本的风景和某些方面的确是不错的,我也可以接受偶尔小住,旅行,但移民断然是不能的,更不要提历史原因了。

(日本东京浅草寺夜景,2019年年底拍摄,可再美的风景也是别人家的)
每次带团去国外,会遇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每次人家问我,哪里来的,韩国人,台湾人,日本人?我都大声地答,我是中国人,顺便再普及下台湾也是中国的。然后就愉快地互吹对方的国家。这种有国有家的自豪和满足,真的,只有在当时的情景下,才能知道自己那种真挚的感情。毕竟,偶尔我们也会嫌弃自己家里这不好那不好的,但我在外面,永远都是要维护自己国家的。
就像我的爸爸,我经常吐槽嫌弃他,谁要真在我面前刻薄地对他,我能拼命。我爸爸病重后,遇到那种竟然嫌弃他生病且落井下石两面三刀的小人(之前都在我爸爸这里得到很多好处的人),那些人在我心里已经是死人了,连带着非常憎恶我老家那个小县城。
正所谓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目前的困难一定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