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这些病例「总结和反应出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 幼儿新冠感染后的症状变化!
2 幼儿感染后应当高度警惕那些方面的变化!
3 幼儿感染后父母应该怎么做!

随着疫情播散的范围及速度的增加,幼儿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幼儿转阳了」出症状了,并经检测后确定为「新冠确诊病例」,绝大多数由于家庭原因,都先后拒绝至方舱治疗,当地居委会给予相关的药物对症治疗(基本都属于轻症患者),选择居家隔离及治疗(声明:本人未接触患者只是期间给我打电话进行寻求医疗咨询服务,本人只是进行了病例跟踪)。
下面和大家讲述一下「幼儿的症状和转阴的过程」,年龄平均在3-6岁之间(此文章仅供参考如出现紧急情况还需要和相关部门联系)。
热退约3天左右,转阴约3-5天时间!
退热及转阴后是否有其它不适:未见明显的「咳嗽、乏力、厌食、低热」,转阴后精神较好,饮食正常,未见其它明显异常。(声明:仅代表这几个病例的特点,不能说明新冠肺炎无其它后遗症发生)。
发病过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其中几例幼儿出现的首要症状为「高热症状」,其它症状为「偶尔咳嗽、咽部轻度的不适」,其余未见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
第一天
高热是最明显的症状「其中有患儿可达40度」,且服用退热药物后不能有效退热,尤其是前24小时内,呈现高热不退反复高热的一种表现,用布洛芬后退热效果不明显,常常需要配合物理降温,有的家属进行交替使用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颗粒(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两个退热药物是比较安全的,6个月以内对乙酰氨基酚比较安全,大于6个月以上布洛芬再使用更安全一些,一般不建议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使用,但也没有相关指南说不可以使用,但是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使用确实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几率)
(交替使用,即是单味药物每天不超过6小时一次,总次数不建议超过4次但退热不满意时在6小时之内加用另一种退热药物,注意时间间隔不能太短,避免引起胃肠道损伤)。
其它的给予「中成药」制剂或是「中药汤剂」,主要为「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中药汤剂为「宣上、畅中、渗下」同时兼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更对症。如果幼儿可以口服汤药,还是比较推荐「幼儿使用汤剂」。
患儿前24小时症状,大部分时间都是这种状态,发热时间持续较长,未见其它的异常情况,幼儿高热时精神欠佳,体温下降时精神可,但这期间父母一定要关注幼儿是否出现以下情况(变成重症的比例非常低)!
重点看下面这几条:
1 关注幼儿的精神情况,幼儿有无精神障碍,烦躁谵语,高热惊厥,这点非常关键,如果出现「明显精神障碍如呼叫不醒,或是持续的嗜睡」,逐步出现意识模糊,就要高度警惕,需要紧急转至相关专科医院就诊!
2 呼吸情况:幼儿发热时体温升高会导致心率明显加速,同时也会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如果幼儿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剧烈咳嗽,喘憋,口唇发紫,出现「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凹陷,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转诊。
3 尿量:尿量是反应幼儿缺水非常灵敏的一个指数,如果幼儿长时间无尿,同时幼儿进水困难,是代表幼儿出现了明显的脱水症状,如果短时间经努力调整后任然不见尿量,同样需要紧急转诊。
4 频繁的恶心伴腹泻:剧烈的呕吐伴腹泻可以使幼儿快速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精神及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如果幼儿出现「嗜睡,无尿」症状同样需要转诊进行补液治疗,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第二天
幼儿经过第一天的高热后,第二天体温逐渐下降,这时感觉退烧药好用了,体温也不像之前那么夸张难以下降,有的幼儿只经历第一天的发热,第二天体温就变正常不会再出现升高(因个体差异不同),这时幼儿的精神转态转好,饮食食欲情况逐步转好,这时作为父母的你会慢慢的松一口气,这疾病由重变轻的一种表现!
这时的抗原检测一般还是两道杠!
第三天
所见的这几个幼儿患者,到第三天时体温全部正常,这几例病例并未出现咳嗽,腹泻,腹痛,低热,等其它症状,精神明显见好,饮食起居均恢复至发病前状态,更未见后遗症。
此时抗原检测T位线变浅,未完全转阴。
三天以后所见几例幼儿,除抗原检测弱阳性外,其余恢复至发病前状态,余均未见其它不适(由于时间较短仍需要进行医学观察)。

通过以上几例病例的分析总结如下:
1 幼儿属于特殊群体,总体得到被动免疫的人数相对偏少(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同时由于幼儿较小,免疫力相对不成熟,属于易被感染的群体,但通过几例病例来看「预后相对较好」。
2 幼儿虽然被感染,通过以上几例病例分析,总体预后较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病程的周期相对短,整个过程类似于普通的「流行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3 整体人群对于「新冠病毒」至病力下降形成了一个新的一个共识,敢于和新冠进行正面的对抗,不再显得那么慌乱,这种意识也是建立在「新冠不断更新的数据」和「多媒体宣传上」,也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真实数据」,多位「国内专家」也有论证,这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
「新冠病毒」早晚是要结束,成为「历史」,那么当前我们还是要针对「新冠的高传染性」做好基本工作,做好自我保护,尤其有「老人」和「幼儿」的家庭,更要提高「防护的重要性」,做好「口罩不超6小时」,「回家先洗手」,定期消毒「家中出入场所」「定期勤通风」「不舒服时测温测抗原」,做好这基本的五步走,相信能大大的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我相信:疫情过后的阳光更加灿烂,也相信通过这几年「疫情的洗礼」,大家对于疾病的防范会有一个更新的认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经历过无数次的「瘟疫斗争」每一次都是「华夏儿女」取得胜利,相信这次疫情也同样很快成为历史。
共同关注宝宝健康成长
共同关注宝宝用药健康
希望能帮到您!
如有不同见解「评论区进行交流」!